磐安县天山村位于浙江省中部山区腹地,是整村扎根在海拔900米的大林场里的“小西藏”,曾经因山高路远、村旧人少在发展的浪潮中掉队,近几年却在浙江烟草“香溢帮扶”项目的助力下,以红花油茶产业为依托,上演了一场令人惊叹的“山乡蝶变”。
紧握项目牵引“焰心”,选好乡村兴旺之源
“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天山村的海拔温度条件及油茶种植传统让我们在选点调研时看到了这里发展油茶产业的潜力。”帮扶驻村第一书记朱品强说道。
坚持适合即是最优解,围绕特色做文章。2022年,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响应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号召,聚焦地方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全面启动“香溢帮扶”行动。通过全面细致的选点调研,既能扮靓青山、又能“变现”生态价值的天山村油茶项目最终被确定为“香溢帮扶”的重点项目。
当然,油茶催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蕴含着挑战,油茶生长周期漫长,帮扶工作无法一蹴而就。因此,香溢帮扶”工作组充分发挥国企党建优势,积极联系乡村振兴局,跨行业跨部门打造“党建联建”帮共体,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快递收寄、普惠金融、助农销售等增值服务,组建党员青年帮扶支援团,全力支援基地建设与村貌整治等帮扶工作。
图为天山村油茶基地
贯通要素联动“引线”,推动产业全链发展
“香溢帮扶是系统工程,需要体系化、全链式推进”。为此,“香溢帮扶”工作组围绕“油茶”与“油茶+”两篇文章,突出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强村、产业辐射。
一方面,做好油茶主要文章,让“底子”厚起来。紧紧围绕做优做大红花油茶特色主产业,对村内1200亩油茶基地开展抚育、补植,修建2.57公里油茶基地观光生产路,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红花油茶种植基地。依托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技术支撑,建成30亩国家级红花油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选育基地。引进2000株新品红花油茶,高标准打造1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积极对接知名企业,探索红花茶油护肤衍生品,推动油茶产业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发展。
图为基地红花油茶果
另一方面,做精“油茶+”融合文章,让“链条”活起来。以红花油茶产业为核心,带动林下经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民宿休闲等产业发展。试点发展林下立体种植,套种玉竹、高山西瓜等经济作物,拓展多元增收路径。以“香溢”民宿楼为牵引,构建差异化、品质化住宿体验,推动农旅深度融合。修建“香溢”观光游步道、小长城以及天梯等网红打卡点,打造“油茶+生态景观”沉浸式游览体系。形成绿色经济的产业发展生态圈,努力激发“产业兴旺指数”。
放大产业集群“热力”,激活共富多元动能
山间的油茶苗结果了,一串串饱满的红果挂在枝头,不仅点缀了青山,更串起了村民的致富路。曾经的贫瘠山坡,如今成了郁郁葱葱的“聚宝盆”——这颗“小果子”,正释放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能量。
“把土地交给村里,既能拿分红,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说起“农户土地入股+村集体统一经营”的模式,村民们笑开了花。20户低收入家庭的日子,就像这油茶果一样越发红火,务工有工资、入股有分红,稳稳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更让人惊喜的是,旧山村里出现了“新风景”。沿着整洁的村道往里走,闲置老屋变身为雅致民宿,村口的儿童游乐场里传来阵阵欢笑,崭新的养老中心里老人们惬意闲谈……村庄的“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而随着“磐安版武功山”的话题火出圈,油茶观光游成了新热潮:春天看漫山油茶花,夏天享山间清凉风,秋天摘累累油茶果,游客们来得一拨接一拨,年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农家乐数量涨了33%,游客规模也提了34%,山货不愁卖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
一颗小果子,激活了产业链,催热了新业态,更凝聚起共富的多元动能。如今的天山村,油茶已成为响亮的名片,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越画越鲜亮。(徐梦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