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与奉献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

2025-07-15 11:57:4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新时代的青年群体中,有这样一位工科生:他既是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又是累计志愿服务 1500 小时的公益先锋;他既在汽车及机械工程领域深耕创新,又在志愿服务中勇担责任。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裴

在新时代的青年群体中,有这样一位工科生:他既是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又是累计志愿服务 1500 小时的公益先锋;他既在汽车及机械工程领域深耕创新,又在志愿服务中勇担责任。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裴健凯,用行动书写着当代青年的多元成长路径。

2024 年,裴健凯在机械制造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创新成果接连落地 ——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喷漆装置" 聚焦工艺优化,外观设计专利 "扳手" 实现工具创新突破,两项汽车软件著作权汽车制动性能精准测试与分析系统与汽车运用与维修一体化服务系统更通过智能算法将行业效率提升 5%。他在第二届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中探索的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被评委评价为 "兼具学术价值与产业应用潜力"。该成果被EI会议收录。这份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让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省赛一等奖,更带领团队在全国赛四大赛道捧回 5 项奖项。"当企业试用我们研发的维修管理系统时,才明白创新的意义在于解决真实痛点。" 他常对团队成员说。

2025年暮春的一个清晨,裴健凯带领志愿者在首创社区开展 "科技助老进社区"志愿活动时,注意到 62岁的独居老人李桂兰对着智能血压仪手足无措。老人颤抖着说:"孩子们教过我,但眼睛花了总按错。" 他蹲下身,用半小时耐心讲解操作步骤,还在仪器按钮贴上放大字体的操作标签。此后每周,他都会抽空上门帮老人测量血压,顺带维修家里老旧的收音机、洗衣机等设备还贴心的给买了副老花镜。一个月后,老人颤巍巍地送来一封手写感谢信和一个布老虎:"小裴娃比亲孙子还贴心,不仅送我老花镜还教会我用智能设备,让我觉得自己没被时代落下。" 这封署着 "李奶奶" 的信,如今被裴健凯珍藏在书桌抽屉里,成为他 1500 小时志愿服务中最珍贵的礼物。

感谢信

获赠礼品承接感谢

从志愿者到团队者的蜕变。作为校青年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带领学校团队跻身" 学雷锋月 "全国公益联动活动高校榜 top100。裴健凯将志愿服务从个人行动升级为团队品牌。他创新建立 "老带新" 培训体系,孵化出 "夕阳红科技助老"" 校园环保先锋 "等 5 个常态化项目,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中,他的青年筑梦公益计划项目获得现代服务业赛道二等奖," 最骄傲的不是拿奖,而是看到新生志愿者从紧张胆怯到独当一面。" 他先后荣获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却始终把团队成长和志愿奉献视为最高成就。

在 2024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创业大赛中,裴健凯带领跨专业团队创造了 "四赛道连获佳绩" 的纪录。(项目包含AI大数据领域、智能制造领域、新能源领域)为验证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算法精度,他们在实验室连续 72 小时采集 200 组数据,最终将误差率控制在 0.8%。"有次深夜调试时,团队成员突然说 ' 我们做的东西能实现维修流程全链路数字化管理,还能通过智能算法将检测效率提升约5%让汽修厂效率翻倍 ',那一刻所有疲惫都值了。" 他们的 项目不仅斩获奖项荣誉,更在 多所中小学开展实践课,进行无偿公益讲解,用巧妙的分解技巧讲解与智能设备相结合,为孩子们的埋下一颗科技梦想启蒙的种子。

"专业齿轮要与社会需求咬合,才会产生真正的价值。" 这是裴健凯在国家励志奖学金分享会上的发言。如今,他正推动竞赛成果向 "高校汽车技术转化平台" 孵化,让专利技术与软件系统走进中小企业。抽屉里除了李奶奶的感谢信,还有一叠志愿者手写的心得 —— 那是他带领团队时要求记录的 "温暖瞬间"。"新时代青年既要做实验室里的创新者,也要做街巷里的服务者。" 这种双重追求,让他在专利证书知识创新与志愿红马甲之间,找到了青春最厚重的注脚。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