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晚风拂过北常庄社区平整的柏油路,太阳能路灯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几位老人坐在树下,唠着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从前走夜路打着手电筒都怕摔,现在路灯亮堂堂,路也平展展,晚饭后出来遛弯的人比赶集还热闹!”常大爷的感叹,道出了这个豫中村庄的温暖蜕变。而这场蜕变的背后,是襄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书写担当的生动实践。
党建领航:“红色引擎”激活振兴动能
“现在每月主题党日,党员们来得比赶早集还积极!”社区党支部书记常伟民翻着厚墩墩的会议记录册,眼里是藏不住的骄傲。曾几何时,北常庄社区39名党员中过半年逾五旬,组织生活松散涣散,党员活动常因“人难齐、心难聚”陷入僵局。
驻村工作队来了,从“三会一课”规范抓起——驻村第一书记每周带着最新政策、社区发展难题上党课,用“田埂语言”把党的理论讲进党员心坎;从“新鲜血液”注入破题——2名年轻预备党员今年如期转正,为支部注入活力。更让党员们振奋的是那场关于“五星党支部”创建的专题党课:“产业兴旺是根基,环境整治是门面,安全稳定是底线......”话语刚落,3名年轻党员当场请缨组建志愿服务队,老党员们主动认领“责任区”,累计为群众办实事上百件。如今,“五星党支部”的金色牌匾端端正正挂在党群服务中心最显眼处,映照着党员们越来越热的红心。
图为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大会商议社区治理事宜。侯伟肖摄
安全护航:“平安底色”绘就幸福图景
“您家这燃气软管老化了,得赶紧换!”上个月的安全排查日,驻村队员的一句话让村民常留根惊出冷汗。当天,队员们不仅帮他换上新软管,还留下了图文并茂的《居家安全手册》。“现在厨房那盏绿色的燃气报警灯,看着比啥都安心!”常留根指着厨房笑道。
图为安全员在社区内检查居民用气安全情况。侯伟肖摄
这样的“暖心守护”,在北常庄已成常态——每月雷打不动的安全隐患排查,从居民厨房的燃气管道到街角超市的消防器材,队员们查得比自家还仔细;曾让村民避之不及的两处危房,在挖掘机的轰鸣中被安全拆除,平整后的空地种上绿植,成了孩子们追逐、老人们闲聊的“网红广场”。“现在走在村里,心里踏实!”村民们的感慨,是对“平安北常庄”最朴实的点赞。
民生升温:“幸福账单”写满暖心细节
最让村民们津津乐道的,是脚下这条路的变迁。过去,1.2公里的主路坑洼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是常态。驻村工作队盯上了这个“急难愁盼”,积极协调上级脱贫攻坚衔接资金,硬是把“搓板路”变成了平整畅通的柏油路;烟草行业专项资金又送来了150盏太阳能路灯,把夜色中的村庄照得透亮。“现在晚饭后带孙女出来遛弯,路灯亮堂堂的,路也平展展的,跟城里小区似的!”常大爷的话,引来了周围村民的共鸣。
如今,党群服务中心的公告栏前总围满了人——“农村排水项目即将启动”“社区文化广场规划公示”......每一条新消息都像一颗小种子,在村民心里埋下希望。晚风轻拂,广场上的欢笑声、公告栏前的讨论声、路灯下的闲聊声,交织成北常庄最动人的乡村振兴乐章。(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