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茶陵:“烤”出来的新希望

2025-07-03 17:02:2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梗上南风起,烟叶覆陇黄。仲夏艳阳当空,烟田绿浪层层褪去,炉膛旺火,绿叶镀金,株洲市茶陵县的烟叶烘烤季在汗水与期盼中如火如荼地展开。(烟农进行烟叶装炕)夜幕里的“金叶课堂”“稳温时间不够,

梗上南风起,烟叶覆陇黄。仲夏艳阳当空,烟田绿浪层层褪去,炉膛旺火,绿叶镀金,株洲市茶陵县的烟叶烘烤季在汗水与期盼中如火如荼地展开。

(烟农进行烟叶装炕)

夜幕里的“金叶课堂”

“稳温时间不够,烤不出好烟叶!”技术骨干指着正在放映的幻灯片,声音清晰有力,“这是烟叶内含物质分解转化的关键期。烘烤过程中一定要和烟农强调,要注意控制升温速度,以防转火升温过快导致烤青……”

夜幕低垂,茶陵县枣市烟叶生产收购站内灯火通明,一场干货满满的“金叶课堂”正在进行,这是烟叶技术员们每周雷打不动的“充电”时刻。

一年一度收获在即,为把握好这至关重要的采烤环节。站内技术骨干利用夜晚时间轮番上阵,系统讲授烟叶烘烤过程中关键技术与操作规范,内容紧扣生产实际痛点难点。“课堂”学理论、“地头”练实践,让技术员们更专业、更有效地指导烟农,将书本上的科技知识,真正转化为烟农田间炕房里的“真本领”和“好收益”。

“技术骨干们讲的都是实战经验,我们听得懂、用得上!”刚参加完培训的技术员乔珊珊深有感触。

(烟叶技术员开展内训)

烤房群的“巡诊医生”

清晨六点半,界首镇莲荷村烘烤工场已是一派繁忙,一辆辆载满鲜烟叶的三轮车来来往往,烟站站长薛建业早已在现场等候。

见烟卸下,薛建业招呼着烟农刘成按照“适熟、过熟、欠熟、无价值”四个标准对烟叶进行分类:“病叶、过熟烟叶是最好分辨的,要坚决剔除掉,烤出来质量也很差。还有那些误采的相对青的叶子,你也得挑出来放到一边,单独编杆……”

刘成一边麻利地分拣,一边点头应道:“放心薛站长!培训会上都讲透了,我们天天这么干,保证分得清清楚楚,一片不落!”

鲜烟分类是烟叶烘烤提质的关键。通过对鲜烟进行精确分类,可以确保烟叶烘烤“同质同层、同炉同质”。为了把好这重要一关,茶陵烟草在全县各个烤房群安排了驻点网格员。他们如同“巡诊医生”,面对面“问诊”烟农,现场“开方”指导,手把手解决鲜烟分类和烘烤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

“我们推行鲜烟分类烘烤,就是要让烘烤更简单、更精准、更高效,实现提质增效、减工降本、促进烟农增收的目的。”烟站站长薛建业说道。

(薛建业指导烟农鲜烟分类编杆)

炉膛里的“金叶密码”

“42℃的时间还可以延长一点,等烟叶变黄程度更高一点,再根据烟叶失水情况调整湿球温度。这样不仅能保证烟叶变黄、转火不易变褐,还能让烟叶内含物质分解得更加充分,烤出来的烟叶才能疏松。”

在枣市镇管塘村烘烤工场,热浪裹挟着浓郁的烟香扑面而来。刘昭伟看过在烤烟叶状态和自控仪上烘烤工艺进程之后,一边擦着淌过脸的汗,一边耐心地与烟农唐乾仁讲解着技术要点。

“今年的烟叶开片好,长势旺,种好了更要烤好。”烟叶调制“国手”刘昭伟带领茶陵烟草烘烤技术骨干们根据今年的天气变化、烟叶长势长相等情况,在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基础上,调整出最适宜的烟叶烘烤方案,力求破解每一炉烤烟的“金色密码”。

“有刘师傅他们手把手教,不怕烤不出好烟。”看着烤房里逐渐显现的金黄光泽,唐乾仁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刘昭伟指导烘烤工艺)

微风卷来烤香阵阵,一杆接一杆金灿灿的烟叶从烤房卸下,烟农们有条不紊地将烟叶装运上车,车上承载的不仅是烤烟,更是无数坚守在乡土大地上烟农们增收的希望。(刘怡轩)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