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闽西革命老区腹地,一个个曾经依赖传统经营模式的乡村小店焕发新颜,数据画像指导精准经营,智慧门店提升运营效率,便民服务网络延伸覆盖,乡村商业活力显著增强。
线上商城拓展服务半径
数月前,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青兰食杂店”店主王青兰正为生意清淡而焦虑。尽管周边开发区涌入大量务工人员,店铺位置优越,但客流量和销售额却增长乏力。“工人们下班晚,店里都关门了,想买点东西不方便。打电话送货吧,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容易记错。”王青兰一度束手无策。
在龙岩市新罗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的相关建议下,王青兰果断上线了“24小时云商城”小程序。成效迅速显现,开发区工人下班后通过手机下单,粮油副食直送宿舍;周末拼团的土鸡蛋、地瓜干等农特产日均订单量翻了两番;店铺服务半径由百米街巷扩展至五公里村镇,日均客流量与销售额均实现显著跃升。王青兰也因此获评“新农网建设零售户带头人”。
图为王青兰准备前去送货。郑桂香摄
数字工具破解经营难题
“商品堆满仓,管账愁断肠”曾是红坊镇零售户谢潮生的经营写照。2023年,龙岩市新罗区局(分公司)的客户经理饶颖荣带着数字化解决方案走进店铺,手把手教会老谢使用全流程扫码管理。如今,谢老板能够随时知道店里还有多少货、今天卖了多少钱,连顾客喜欢买点啥都一清二楚。“这套系统真是帮了大忙!”谢老板高兴地说。
图为零售户谢潮生在客户经理饶颖荣的指导下进行商品扫码入库。黄宏摄
数字工具的应用更催生了创新营销模式。谢潮生建立了“红坊特产惠购群”,线上特惠活动成效显著,仅灵芝茶单品三天即售出200斤,增收3000余元。同村零售户石曼霞则将直播间引入店铺,单场直播吸引2.3万人次观看,单日售出茶叶500余斤,相当于以往半年的销量
多元服务织密惠民网络
暮色下的红坊镇南阳村,“文金便利店”依然灯火通明。店主黄倩一边帮村民查找快递,一边介绍现在每天代收快递超150件,代缴水电费30多笔,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转变源于“农网终端焕新升级”计划。在烟草部门建议下,黄倩整合邮政、农商行等资源,在店内增设多项便民服务。焕然一新的“文金便利店”内,货架分区清晰,快递收发区包裹码放整齐。生活缴费服务尤其受欢迎,黄倩的儿子常为有需求的顾客免费代办,极大提升了店铺吸引力。“以前缴电费要坐车去镇上,现在买东西的功夫就办好了!”七十岁的陈大爷竖起大拇指。
图为店主黄倩正在在整理快递货架。黄宏摄
依托“营销上云”“终端焕新”战略支撑,龙岩市新罗区局(分公司)已成功培育“新农网建设零售户带头人”“新零售应用带头人”“多元经营带头人”共6名,建成农网智慧门店示范点23个。这些镶嵌在田野乡间的数字化节点,正日益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服务群众生活的坚实平台。(徐楠楠、刘靖滢、卢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