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保康县层峦叠嶂的群山深处,歇马镇北水河村宛如一颗明珠,坐落在海拔千米的山沟沟深处。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黄先德陪伴着每一株烟苗茁壮成长,与村民一道照亮烟叶产业的前行之路。
烟田里的巡察人
天刚破晓,晨雾弥漫,黄先德已穿梭在烟田里。他仔细观察着烟苗的生长情况,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嫩绿的叶片,眼神中满是专注与关切。“这片叶子有点发黄,是土壤肥力不够,得赶紧加施追肥。”随后取出携带的笔记本,认真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图为黄先德在烟田指导烟农开展病虫害防治
2021年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来袭,北水河村部分烟田被淹,烟叶岌岌可危。黄先德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带领村民紧急疏通排水渠,在烟田帮烟农整理烟株,经过连续奋战,最终确保排水渠顺利疏通。
技术帮扶的引领人
为了让烟农们掌握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作为技术员的黄先德立马变身技术帮扶“引领人”。村里有户烟农叫陈伍贵,儿女常年不在家,自己种烟很是不易。黄先德得知后,从烟苗下田到起垄、施肥、采收烘烤、分级,黄先德全程跟进指导。在他的帮助下,陈伍贵的烟叶产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
白天,他挽起裤腿站在烟田里,手把手教烟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沾满泥浆的胶鞋在田间踏出千百道印记。夜幕降临,他又摇身一变,成为村里文化广场上的“夜校老师”。通过与烟农拉家常的方式,为烟农们讲解烟叶种植的理论知识。有的烟农年纪大了,理解能力有限,黄先德就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把复杂的技术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土话。“黄师傅讲得接地气,我们一听就懂,按照他教的方法种烟,去年我家烟叶效益很好”烟农周远兴说。
图为黄先德在烟田指导田间管理
创新技术的先行人
黄先德深知,烟叶发展要不断精细和创新,才能提升烟叶品质和烟农收益。当他提出要在北水河村推行环剥技术时,烟农们满脸都是疑问,咋还能在烟杆上车皮。面对烟农的质疑,黄先德没有打退堂鼓,他走进烟田示范,挨家挨户走访,坐在烟农的堂屋里,用最朴实的语言耐心讲解环剥技术的优势。慢慢地大家开始去尝试这项技术。烟农周远兴说道“烟株实施环剥后,烟叶成熟采收周期缩短了一个星期,烟质量也越来越好。”
图为黄先德对烟农开展走访
深夜攻关的探路人
为了提高烟叶品质,黄先德经常对着资料冥思苦想,反复修改最佳技术方案。经过多次试验和摸索,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终于摸索出适合高海拔山区的“烟叶高质量发展简槽模式”。根据土壤肥力精准配比肥料,推行的环剥技术让烟叶提前半月成熟,带茎采烤法更是解决了上部烟叶品质难题。
岁月匆匆,黄先德一路走来,见证了北水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破旧的土坯房蜕变为崭新的小洋楼,家家户户都买上了小轿车。(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