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株洲市炎陵县的街角,那间挂着“湘汇636”招牌的小店已经亮灯。店门前,“便民服务区”几个红字朴实无华,钟海明把刚烧开的沸水灌进保温桶,茶叶的清香混着药材的微苦,瞬间弥漫在小店门口,几把共享雨伞还靠在墙边。钟海明不仅仅是一名卷烟零售客户,还是炎陵县卷烟零售商诚信互助联合会党支部的书记。对这条街的居民来说,钟海明的店,不只是买卖商品的地方,更是一个随时能歇脚、能伸手、能托付的温暖驿站。
方寸小店焕新颜 成就“解忧杂货铺”
(钟海明给环卫工送西瓜)
钟海明的店不算很大,却挂着一块格外醒目的招牌。作为炎陵县最早响应“湘汇636”品牌终端加盟改造号召的人,当初不少人笑他“烧钱”。可钟海明心里有本账,他向周边人解释道:“店面亮堂了,东西摆整齐了,人家买得舒服,咱自己看着也痛快!”
变化不止在店招。小店一隅,“便民服务区”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不曾想,这里还成为街坊邻居的“百宝箱”,十几把雨伞雨季从不缺席,便民药箱里的碘伏、创可贴、风油精等常备药满满当当。最显眼的是那个四季不断供的保温桶——寒冬是滚烫的姜枣茶,酷暑则是清甜的凉茶。环卫工李大姐的搪瓷缸子常年寄存在这,她常说:“钟书记这口茶,比家里泡的还贴心!”
他店里还挂着个小本子,写满了街坊邻居的“鸡毛蒜皮”,这些旁人看来琐碎的小事,钟海明都办得一丝不苟。谁家钥匙忘带了,临时放他这儿保管;腿脚不便的老人,一个电话他就把油盐酱醋送到家门口……这些不起眼的针头线脑,被他串成了街坊间最细密坚韧的温情网。他常说:“街里街坊的,搭把手的事。大家方便了,我这店开着才有滋有味!”
“红色马甲”聚星光 志愿服务暖人心
(在中村敬老院包饺子)
作为支部书记,钟海明深知党员这身份的责任与担当。他常常召集支部的几位党员在店里开小会,议题都很实在:“重阳节到了,咱们去敬老院转转!打扫下卫生,做点艾叶米果给他们尝尝。”“马上就暑假了,我们做点小手册到学校去宣传防溺水知识。”
于是,这支小小的“红色马甲”队伍活跃起来了。今年的学雷锋月,炎陵县局(分公司)营销党支部就积极联合卷烟零售商党支部赴中村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上牛奶、八宝粥等慰问物资,帮助老人打扫房间卫生,开展爱心义剪和包饺子等活动。大家坐在一起吃饺子、聊家常,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嘱咐他们保重身体,现场其乐融融、温情满满。
他们的身影也常出现在学校门口。下雨天,党员们撑着伞组成一条“彩虹通道”,把没带伞的孩子一个个送进校门。放学高峰,他们化身临时“交警”,疏导车辆,护送孩子过马路。孩子们清脆的“谢谢叔叔阿姨”,是他们最甜的“回报”。
同行路上风雨骤 撑起一片“互助天”
零售客户的甘苦,钟海明最懂。在炎陵县零售客户之间有句这样的话:“有困难找钟书记,准没错儿。”作为支部书记,钟海明为人十分热心肠,他常说:“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互助共赢才是最好的。”
2019年,炎陵县船形乡一位卷烟零售客户家里遭遇重大火灾,房屋及物资全被烧毁。得知此事后,钟海明第一时间号召党支部成员与全县零售客户发起捐款帮助方老板渡过难关,钟海明及同行零售客户将筹得的善款如数交到他手中,并耐心劝导其要坚定信心,坚强面对人生。
这份对同行的深情厚谊,更化作了实在的帮扶行动。他发起建立“卷烟零售客户互助金”,他说道:“谁家没个难题?咱抱团取暖!”他带头捐款,支部党员也积极响应,又发动其他零售客户量力而行。虽然这笔钱数目不大,却陆陆续续一直有人在捐赠,也在往后的时间里帮助了许多同行撑过艰苦日子。2024年,省士多商行的店主黄老板车祸,需要大笔治疗费,党支部第一时间送去了一笔“救命钱”,钟海明还发动大家利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筹款信息。“钱不多,也是个心意。有难处大家一起扛!”钟海明朴实的话语,给了困境中的同行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和希望。
面对大家的赞扬和肯定,钟海明总是谦虚地说:“我就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能帮到别人我就开心。以后我还会继续努力,带领支部党员和更多的同行一起为社会多做点贡献。”
在平凡的卷帘门后,在琐碎的账目与货品之间,钟海明用日复一日的真心实意,无声诠释着“党员”二字最踏实的分量。相信这位“暖心书记”今后还会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故事,让这份爱心和正能量在这座小城里不断传递下去。(曹梦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