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映的徽州烟叶

2025-06-12 13:36:1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夏日时节,驾车行驶在歙县的大小村落之间,一片片绿油油的烟田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幅“山水相映,人和景美”的田园生态画卷。安徽皖南烟叶公司立足宣城、芜湖和黄山三地市生态资源优势,以“科技兴烟&

夏日时节,驾车行驶在歙县的大小村落之间,一片片绿油油的烟田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幅“山水相映,人和景美”的田园生态画卷。

安徽皖南烟叶公司立足宣城、芜湖和黄山三地市生态资源优势,以“科技兴烟”为抓手,做实生态烟叶大文章,大力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夯实烟叶产业发展基础,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和美画卷。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彰显生态底色

一簇簇绿油油的缸豆爬满瓜架,一畦畦碧绿的辣椒苗长势喜人……在歙县桂林镇潭石村和村一组,烟农徐惠明的小院菜园地里生机勃勃。徐惠明早晨打理完烟田,又到自家小菜园施肥。“田里使用的肥料有配方肥、缓释肥、长效氮肥、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品种,更加安全环保。”徐惠明说。

在小院不远处,三座烟叶烤房依次排开。“原来烧煤的烤房污染环境,我就把烤房全部改造成为生物质燃料烤房,黄山烟站还帮助我联系生物质燃料的厂家货源,货源质量有保障,价格既经济又实惠。”徐惠明说。

安徽皖南烟叶公司构建覆盖烟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标准体系,制定清洁生产技术细则,强化网格化管理与绩效考核,每年开展绿色生产培训2.5万人次,引导烟农参与环保行动。聚焦绿色防控、环保烘烤等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攻关,集成推广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技术。

大力引进推广新能源烘烤设备,推动清洁、低碳能源用于烘烤,截至2024年,全区推广生物质烤房5277座、电能烤房148座,清洁能源烘烤占比达86%,较传统燃煤烘烤,每炕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6吨,全区年减排3.5万吨,大幅减少传统烤房的燃煤废气、废渣的排放量,显著改善烘烤工场周边空气质量,成功走出一条烟叶烘烤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image.png

image.png

烟稻轮作,端稳烟区“饭碗”

烟稻轮作,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在休宁县渭桥乡板桥村,道路两旁规整的高标准农田里的烟稻长势喜人,一半是成熟落黄的烟田,一半是青青的稻田。看着眼前的景象,种烟种粮大户项国华说:“今年烟粮长势特别好,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烟田就是粮田,烟农就是粮农。项国华从2013年开始种烟,承包村里325亩的田,其中烟草120亩、油菜水稻205亩。对于大多数皖南烟农来说,“一烟一粮”的烟粮融合种植模式已经习以为常,家家户户都配备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有力推动烟区机械化进程。

image.png

安徽皖南烟叶公司构建烟稻1:1隔年轮作模式,利用烟后土壤养分降低水稻用肥量,通过化感作用抑制病虫害,实现绿色环保与作物增产双赢。累计投入10.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近10万亩,修建灌溉沟渠1559条、塘坝1590个,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营造农田生物多样性。2024年签订1万亩水稻种植订单,带动烟农“烟+非烟产业”户均增收4.75万元。

为强化烟区土壤保护,该公司开展精准测土施肥,每350亩设土壤采样点,2024年采集370个样本,根据检测结果调配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大力推广紫云英等绿肥作物,翻压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与保水保肥能力,培优土壤肥力。针对酸化土壤,每年施用生石灰等调理剂4.8万亩,调节土壤酸碱度,杀灭病菌并释放土壤养分。

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农业”,助力环保与效能提升。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优化作业流程与管服模式,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烟区大力推进物联网试点建设,实现作业现场全方位可视、全过程可控,先后完成133座育苗大棚、4座自动墒情气象站、2000座烤房、15处分级点的物联网安装。在机械化方面,公司突破20余项农机技术瓶颈,获授权专利17项,推广新型农机7100余台套,重点环节机械作业率达72.53%,减少人力与能源消耗。

青山生金叶,绿水润烟田。勤劳的皖南烟叶人,正以绿色为笔,在阡陌间书写可持续发展的诗行。(张萍 裴洲洋 沙伟华)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