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打洛镇:党建引领“三色融合” 边疆村寨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6-12 13:30:2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勐海县打洛镇西南部,掩映于葱郁热带雨林中的边疆哈尼族村寨——老邦南村,这里拥有西双版纳州面积最大的野生杜鹃花集中分布区,却曾因发展路径单一而“守着金山愁饭吃”。近年来,老邦南村以

在勐海县打洛镇西南部,掩映于葱郁热带雨林中的边疆哈尼族村寨——老邦南村,这里拥有西双版纳州面积最大的野生杜鹃花集中分布区,却曾因发展路径单一而“守着金山愁饭吃”。近年来,老邦南村以党建为笔,以生态为纸,绘就“红色花海引流、金色产业富民、彩色文化铸魂”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红色筑基,杜鹃花海点燃生态旅游“强引擎”

老邦南村野生杜鹃花资源禀赋独特,每年春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形成壮丽的花海景观。村党支部敏锐把握这一优势,将生态旅游作为突破口。在党组织引领和多方争取下,累计投入80余万元,精心打造以杜鹃花为核心的旅游基础设施,修建观景平台和赏花步道,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花海魅力;设立特色农产品集贸小市场,方便游客选购当地特产;开辟林间露营地,打造网红打卡点。同时,创新举办“杜鹃花节”,以花为媒,聚拢人气,让沉睡的“花海”资源真正变成了引客增收的“流量密码”。

金色赋能,林下蜂蜜酿出产业振兴“甜日子”

依托杜鹃花蜜源优势,老邦南村大力发展林下养蜂产业,推行“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党员罗查同志敢为人先,成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通过刻苦自学和积极向专家求教,迅速掌握了科学养蜂技术。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蜂行列。目前,全村养蜂10余户,蜂群规模超过1000箱,整合利用林地资源500余亩,年产野生杜鹃花蜂蜜约5000公斤。村党支部积极对接企业,建立稳定的“订单式”收购渠道,由企业对蜂蜜进行统一包装和销售,有效解决了农户信息不畅、销路不稳的难题,降低了经营风险,使林下“小蜜蜂”酿出了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彩色铸魂,哈尼文化打开农旅融合“魅力窗”

哈尼族文化是老邦南村宝贵的无形资产,村党支部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推动其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组织村民开展哈尼族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培训,提升餐饮服务水平,打造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农家乐。游客在此不仅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哈尼族烤鸡蛋、彩蛋、手抓饭等特色美食,还能欣赏到热情奔放的哈尼族歌舞表演,沉浸式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不再是“藏在深闺”,而是成为打开市场、吸引游客的魅力之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的文化动力。

老邦南村以“红杜鹃”引流、“金蜂蜜”富民、“彩哈尼”铸魂,将生态资源与民族文化转化为发展动能与民生福祉,彻底打破“金山愁饭”困境,绘就“花海引客、林下酿蜜、文化展魅”的生动图景。在村党支部引领下,这条“红金彩”融合之路鼓了村民腰包、富了村民生活,更焕发了绿水青山的生机活力,使昔日宁静边寨蝶变为乡村振兴热土,生动诠释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绿色实践。(中共打洛镇委员会 玉书兴、史小蓉)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