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六增”周口在行动】周口市民政局、​周口市残联、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施方案

2021-11-22 10:23:5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周口市民政局开展“三标”活动 实施“六增”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开展“三标活动”、实施“六增”行动安排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

周口市民政局

开展“三标”活动 实施“六增”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开展“三标活动”、实施“六增”行动安排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我局开展“三标活动”、实施“六增”行动实施方案。

一、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1.工作有标杆。在充分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活动的基本原则,选择确定学比赶超的标杆对象。把驻马店市民政局作为全局学赶标杆。通过学习考察、讨论座谈、建立友好单位等多种形式,学习先进标杆的成功经验。

2.落实有标准。制定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清单,细化措施内容、量化工作指标、明确完成时限、厘清责任人,对照先进、调优思路,自我加压、改进作风,争取各项工作“开门红”,推动“十四五”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落实。

3.突破有标志。锚定“全省民政工作争一流”的定位,精心谋划工作思路,科学确定跨越赶超目标。工作基础薄弱的可以先从单项工作突破,工作基础较好的要从整体上赶超,工作基础扎实的要争创全省、全国典型,力争做出成绩、做成精品,在民政领域争当标杆。

二、积极实施“六增”行动

1.以项目建设增势,全面带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把项目建设作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实施六大工程,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实施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工程,打造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实施兜底性照护服务保障工程,到2025年,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实施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提升工程,为农村高龄、失能失智等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实施儿童福利机构提升工程,强化儿童福利关爱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工程,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开展社会救助能力提升行动,实现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实。

2.以数字建设增能,提升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加快数字民政建设,大力推进实施“互联网+民政服务”,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救助帮扶提供支持。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建立我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一网统管”。提升婚姻登记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广普及具备身份证比对、人证比对、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档案电子化等功能的婚姻登记智能办公设备。

3.以城乡建设增美,发挥民政职能助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低保等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完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加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加强社区助餐、养老服务和儿童服务设施建设,倡导“市场+公益”模式,优化为老、为小服务项目,打通社区生活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稳妥推进行政区划变更。围绕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局,平稳提高我市城镇化水平。切实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管理,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

4.以改革开放增力,实现民政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夯实基本民生保障。科学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指导标准,建立健全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全方位推进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供给新格局。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安宁疗护等机构。

有效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加强医疗康复保障,实施孤残儿童专项康复服务“明天计划”项目,推动“福彩圆梦·孤儿、大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实施。

强化社会组织管理。注重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民政各项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5.以环境建设增优,倡树绿色文明新风

持续深化婚俗改革环境。大胆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建立管用有效的婚俗改革工作机制,推进婚俗改革有序开展。

营造绿色生态殡葬环境。落实好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可降解骨灰盒、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墓穴(格位)六项惠民殡葬服务。引导群众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取消全市性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审批和社会团体会费标准备案手续,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6.以守好底线增固,筑牢民政事业安全发展防线

坚持“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民政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着力防范和化解民政领域各类安全风险,妥善化解信访矛盾。加强民政系统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确保全市民政事业安全发展。慎终如始抓好民政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民政防线。

周口市残联

关于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积极实施“六增”行动的实施方案

一、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1.工作有标杆。精准找坐标,将多次获得全国、全省荣誉称号的驻马店市残联作为工作的标杆。坚持目标导向,努力创先争优,对准标杆定目标,瞄准目标抓落实,阶段性目标接续递进、梯次实现,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方向性。

2.落实有标准。进一步深化以“明职责、建制度、优流程、抓执行、促提升”为内容的机关规范化建设,制定残疾人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清单。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标准,制定残疾人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清单,细化措施内容、量化工作指标、明确完成时限、厘清责任单位责任人。

3.突破有标志。结合残疾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创新体制机制,经过努力,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坚持结果导向,以结果论英雄、用实绩来检验、看政绩用干部,争先进位显担当,比学赶超开新局,切实增强工作的务实性和有效性。

二、积极实施“六增”行动

1.以项目建设增势。扎实推动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支持以周口精神康复医院为试点的精神智力类贫困残疾人集中收治托养项目;推动残疾人扶贫基地和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基地建设,实现残疾人就业增收;大力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项目,积极拓展残疾人培训新模式,提升残疾人创业就业质量。

2.以数字建设增能。积极推行残疾人证网上办理和跨省通办业务。强化对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与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推动调查与服务供给相结合;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继续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核和现场审核同步进行。

3.以城乡建设增美。加强与卫健、教育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全面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强化残疾预防、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推动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提高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质量、扎实推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4.以改革开放增力。以“强三性、去四化”为目标,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队伍建设、专门协会建设,积极推动全市残联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5.以环境建设增优。积极参与营商环境建设,助力“万人助万企”活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残联系统文明素质。

6.以守好底线增固。大力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大政方针政策,弘扬正能量,自觉担负起团结、引领广大残疾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做好残疾人维稳工作,耐心接待残疾人来访,及时掌握有关残疾人舆情信息,认真化解残疾人矛盾纠纷,确保残疾人群体稳定。

三、深入推进“十大”提升工程

1.基层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提升工程。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残联改革。2021年底前实现村(社区)残协组织建设达标全覆盖,2022年后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实现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和创新水平全面提升。

2.残疾康复服务提升工程。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和保障政策,持续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推动资金结算纳入惠民惠农财政补助资金“一卡通”管理,基本实现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便利化康复服务。

3.学前残疾儿童融合教育提升工程。探索实践学前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理论和方法,支持普通幼儿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试点,资助残疾儿童进行学前教育。 

4.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工程。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要求,持续实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促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加大辅助性就业扶持;规范盲人按摩行业发展,打造周口盲人按摩品牌;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和建设,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质量。

5.残疾人就业年审窗口服务提升工程。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作用,规范提升残疾人就业年审窗口服务能力,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

6.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程。做好易返贫致贫残疾人跟踪监测和帮扶;持续落实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措施;扶持农村残疾人参与乡村富民产业和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7.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提升工程。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络对接,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创新媒体宣传方式;深化残疾人文创基地建设,提升文化项目实施效果;加大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力度,提升我市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

8.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民生实事和乡村振兴大局,加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加大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推进力度。

9.残联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市县残疾人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对残疾人康复托养项目的支持,实现“十四五”市县级残疾人服务设施全覆盖。

10.残联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推动建立较为完善的残疾人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积极实施“六增”行动

强力推进“六大示范区”战略

奋力建设“四力新城”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三标”活动积极实施“六增”行动奏响加快发展高质量崛起主旋律的若干意见》,现结合我区实际,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以全面开展“三标”活动、积极实施“六增”行动为载体,以强力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新型智慧示范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创新驱动示范区、宜居宜业示范区、本质安全示范区“六大示范区”战略为支撑,紧紧围绕“实力新城、智力新城、活力新城、魅力新城”建设任务,大力弘扬“干事干净干练”作风,切实增强阵地意识、高地意识、高峰意识,对标先进找差距,乘风破浪争先锋,全面奏响加快发展、高质量崛起的主旋律,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中贡献示范区力量。

二、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一)工作有标杆。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现代生态宜居区、豫鲁皖苏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三区一中心”发展定位,积极对标洛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规划布局、产城融合、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优化、生态保护等方面对标对表,推动发展理念、发展质量、发展环境、发展速度全面上台阶,把示范区打造成周口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二)落实有标准。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标准,围绕“十四五”期间目标任务,按照洛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工作推进机制与办法,制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作战图,确定时间节点,细化每月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和责任干部,做到“每周分析研判、半月会商破难、每月通报进度”。

(三)突破有标志。主动对标对表,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工作大局,谋划实施一批具有突破性、带动性、标志性的战略行动,全面建成独具特色的“实力新城、智力新城、活力新城、魅力新城”。

三、积极实施“六增”行动

(一)以项目建设增势,创建产城融合示范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实施十大工程为载体,全力攻坚商贸服务产业,力争到2025年底,投产运营商贸服务业项目10个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中心城区份额一半以上,豫鲁皖苏结合部购物体验中心地位基本形成,豫东南商贸物流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力攻坚职业教育产业,积极服务推进周口高等职教园区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建10所本科专科职业教育院校,在校生达到20万人左右,全区科技创新成果达100件以上,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10亿元以上。全力攻坚医疗医养产业,力争到2025年底,引进医疗产业项目5个以上,投产运营医疗产业项目3个以上。全力攻坚现代农业产业,2023年建业绿色基地田园观光板块建成投用;到2025年底,引入2家现代农业项目,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全力攻坚文化旅游产业,2024年建成建业运河古镇,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同时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投产运营大型文旅产业项目3个以上,引进文旅产业项目5个以上。

(二)以数字建设增能,创建新型智慧示范区。深入实施数字化融合工程,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建设,努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新型智慧城区。以创建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抓手,加强与周口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洽谈合作,加快推进智慧岛挂牌成立。“十四五”期间,提档升级政务外网,全面推行掌上办公。到2025年底,创建3个省级、10个市级数字乡村,打造数字乡村示范区。

(三)以城乡建设增美,创建协调发展示范区。聚焦优化全区城乡发展布局、全面提升城乡发展品质、加强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每年打造5个样板示范区村,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四美乡村”建设标准,80%以上的农户庭院达到“五美庭院”建设标准;投资24.9亿元,新建城市道路41.8千米;实施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48个,总里程70公里;推进实施一批园林绿化项目,计划改造街头游园15个,新建街头游园81个。2022年至2025年规划建设光明路小学、颍河路中学等9个学校项目,力争到2025年底,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36所,在校生人数达4.2万人。

(四)以改革开放增力,创建创新驱动示范区。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推动改革系统协同高效。力争2025年底,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比例在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区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制造业等行业适用的13%增值税税率降至11%,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税率从9%降至6%。

(五)以环境建设增优,创建宜居宜业示范区。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第一工程,以营商环境大提升,抓机遇、增优势、促发展、树形象,力争到2025年,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5000家,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税收收入达5.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2%以上。把打造一流政治生态环境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把打造一流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第一看点,组织实施文杨河综合治理、新运河综合治理、老运河生态改造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改造建设工程,不断提升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把打造一流人文环境作为第一支撑,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专项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文明素养。

(六)以守好底线增固,创建本质安全示范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做好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生态安全、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不断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十四五”期间,全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全区平安村(社区)达90%以上,平安企事业单位达95%以上,信访量、刑事案件等关键指标大幅下降。

四、时间安排

开展“三标”活动、实施“六增”行动,自2021年11月开始,至2025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对标对表阶段(202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召开全区开展“三标”活动、实施“六增”行动动员会,号召全区对标一流、拉高标杆,学榜样、追目标、促发展。

第二阶段:重点突破、全面提升阶段(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各乡、办事处、区直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对标工作方案,建立对标目标台账,与对标单位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

第三阶段:总结考评、建章立制阶段(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每年年底召开开展“三标活动”实施“六增”行动总结表彰大会,对年度目标对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评比,以结果论英雄,凭贡献论奖惩,树立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鲜明导向。2024年至2025年,对“十四五”期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深刻剖析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水平。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把开展“三标”活动、实施“六增”行动的过程变为谋划对策、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努力在思想认识上见成效,在解决问题上见成效,在促进发展上见成效。

(二)注重统筹兼顾。把开展“三标”活动、实施“六增”行动与各单位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与年度责任目标任务落实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弘扬“三干”作风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共同促进。

(三)确保工作实效。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积极营造全员参与、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加强督导检查,抓好工作责任分解和落实,确保措施落实到位、进度完成到位。

(四)强化结果运用。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对“三标”活动、“六增”行动进行量化管理,建立“三标”活动、“六增”行动精细化管理考核评分标准,最大程度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