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1.工作有标杆。精准找坐标,将多次获得全国、全省荣誉称号的驻马店市残联作为工作的标杆。坚持目标导向,努力创先争优,对准标杆定目标,瞄准目标抓落实,阶段性目标接续递进、梯次实现,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方向性。
2.落实有标准。进一步深化以“明职责、建制度、优流程、抓执行、促提升”为内容的机关规范化建设,制定残疾人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清单。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标准,制定残疾人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清单,细化措施内容、量化工作指标、明确完成时限、厘清责任单位责任人。
3.突破有标志。结合残疾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创新体制机制,经过努力,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坚持结果导向,以结果论英雄、用实绩来检验、看政绩用干部,争先进位显担当,比学赶超开新局,切实增强工作的务实性和有效性。
二、积极实施“六增”行动
1.以项目建设增势。扎实推动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支持以周口精神康复医院为试点的精神智力类贫困残疾人集中收治托养项目;推动残疾人扶贫基地和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基地建设,实现残疾人就业增收;大力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项目,积极拓展残疾人培训新模式,提升残疾人创业就业质量。
2.以数字建设增能。积极推行残疾人证网上办理和跨省通办业务。强化对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与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推动调查与服务供给相结合;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继续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核和现场审核同步进行。
3.以城乡建设增美。加强与卫健、教育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全面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强化残疾预防、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推动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提高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质量、扎实推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4.以改革开放增力。以“强三性、去四化”为目标,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队伍建设、专门协会建设,积极推动全市残联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5.以环境建设增优。积极参与营商环境建设,助力“万人助万企”活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残联系统文明素质。
6.以守好底线增固。大力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大政方针政策,弘扬正能量,自觉担负起团结、引领广大残疾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做好残疾人维稳工作,耐心接待残疾人来访,及时掌握有关残疾人舆情信息,认真化解残疾人矛盾纠纷,确保残疾人群体稳定。
三、深入推进“十大”提升工程
1.基层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提升工程。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残联改革。2021年底前实现村(社区)残协组织建设达标全覆盖,2022年后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实现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和创新水平全面提升。
2.残疾康复服务提升工程。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和保障政策,持续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推动资金结算纳入惠民惠农财政补助资金“一卡通”管理,基本实现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便利化康复服务。
3.学前残疾儿童融合教育提升工程。探索实践学前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理论和方法,支持普通幼儿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试点,资助残疾儿童进行学前教育。
4.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工程。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要求,持续实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促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加大辅助性就业扶持;规范盲人按摩行业发展,打造周口盲人按摩品牌;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和建设,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质量。
5.残疾人就业年审窗口服务提升工程。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作用,规范提升残疾人就业年审窗口服务能力,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
6.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程。做好易返贫致贫残疾人跟踪监测和帮扶;持续落实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措施;扶持农村残疾人参与乡村富民产业和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7.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提升工程。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络对接,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创新媒体宣传方式;深化残疾人文创基地建设,提升文化项目实施效果;加大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力度,提升我市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
8.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民生实事和乡村振兴大局,加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加大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推进力度。
9.残联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市县残疾人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对残疾人康复托养项目的支持,实现“十四五”市县级残疾人服务设施全覆盖。
10.残联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推动建立较为完善的残疾人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