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周口实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5-04-14 14:35:3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本台讯 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于2022年4月成立,依托河南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通过整合小麦育种、栽培、植保、土壤微生物、面粉加工及智慧麦作六大科研团队的创新力量,构建了&l

 

本台讯  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于2022年4月成立,依托河南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通过整合小麦育种、栽培、植保、土壤微生物、面粉加工及智慧麦作六大科研团队的创新力量,构建了“种-肥-药”一体化协同研究体系,实现了良种与良法的科学配套。

在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微生物肥料研发实验室的负责人李俊畅每天都会来到植物生长室,对添加过微生物菌肥和其他常规种植生长的实验幼苗进行对比观察。

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微生物肥料研发实验室的负责人李俊畅说:“通过早期得到观察,用我们的微生物菌肥对它进行处理,看看对它有没有抗病或者促生的效果。后期,我们用微生物菌株的定向改造,用一些分子手段,或者编辑手段,进一步提升它的效果。”

据了解,微生物肥料研发实验室主要以木霉菌和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农用有益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应用、微生物肥料和菌剂研发与推广、微生物技术土壤地力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等研发推广等工作。

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微生物肥料研发实验室的负责人李俊畅说:“我们会逐渐从实验室应用到大田,目前也在跟工厂或企业有一些相关的合作,为微生物菌肥大量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一个基础。”

我市位于黄淮平原腹地,作为全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高质高效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撑,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不断创新发展,从新品种选育繁育、土壤地力改良,以及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中面源污染的资源化利用和转化。

河南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福丽说:“目前,我们沿着种子方面和土壤地力提升和功能农业进行了一个成果的中试转化。小麦的种子生产线正在建设,今年的六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地力提升方面,我们主要开展微生物技术进行地力提升,还有功能食品,包括富硒农业、富铁农业和富辅酶Q10农业食品的一个开发。”

从种子到餐桌,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沿着小麦全产业链不断进行研发技术推广和成果的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提供引领性技术和示范模式。

河南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福丽说:“咱们成果进行推广转化以后,可以对于农高区的三个区进行很好的功能实验,第一个是黄淮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范区,可以体现的是农民增产增收,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损失,品质也得到提升。”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勇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