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周口商水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创建以“黄寨大嫂”千人胡同长的基层微网格治理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做到“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
周口市商水县黄寨镇后王村“黄寨大嫂”张金花说:“今天咱们把这个树栽了,把这个路肩整好,整板正。”
眼前这条12公里长的路,叫“黄寨大嫂巾帼文明路”,平时都由“黄寨大嫂”们维护。
周口市商水县黄寨镇后王村“黄寨大嫂”张金花说:“经常过来扫路,给树浇水。”
黄寨镇外出务工人员多,在家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也多。为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2021年,黄寨镇将24个行政村的1107个胡同设置成微网格,为每条胡同选出一名“黄寨大嫂”担任胡同长。周菊就是其中一个。
这边的路肩还没清理完,“黄寨大嫂”周菊接到电话就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同村村民程金坡的地头。 村民程金坡说:“帮我浇浇地,刚才俺小孩打电话学校有点事。”
乡村事务繁杂琐碎,平时黄寨大嫂们承担的是乡风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为邻里搭把手提供便利,创造和谐氛围,也是“黄寨大嫂”的责任。
周口市商水县黄寨镇后王村“黄寨大嫂”周菊说:“我是一名‘黄寨大嫂’ ,又是一名党员,领着大家一起干,大家干得有激情也愿意去干,所以我们‘黄寨大嫂’ 越干越好、越干越有劲。”
像周菊这样热心为邻里解决琐碎问题的“黄寨大嫂”一共1107名,都是按照群众口碑好、综合素质好以及有公益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两好三有”标准选出来的。以“黄寨大嫂”千人胡同长为抓手的基层微网格治理新模式,激活了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周口市商水县黄寨镇王潭村“黄寨大嫂”王梅说:“虽然在这个村里职务不高,但是在老百姓心里他还是很赞成我们,喜欢的都给我们大拇指。”
周口市商水县黄寨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莉莉说:“工作效率提高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镇内民风更加淳朴了,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加强党建引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高‘黄寨大嫂’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