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周口反电诈品牌 守牢人民群众“钱袋子”

2023-12-11 10:54:18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愈发严峻,已成为近年来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蔓延性大、手段更新快、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侵蚀了社会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愈发严峻,已成为近年来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蔓延性大、手段更新快、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侵蚀了社会诚信根基,成为当前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时针回拨到2020年初,周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呈现高发频发态势,由此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暗暗滋生,群众对此类犯罪深恶痛绝。在市委政法委牵头下,全市公安机关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以“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强宣传、快反制、重打击、严治理、优保障”工作思路,主动作为、尽锐出战,同步铺开“五大战场”,群防群治、勠力攻坚,“打防管治宣”一体推进,上下齐心、重点牵引、全面发力,迅速在全市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迅雷”行动。

“迅雷”声声,成效频显。2021年6月底,周口在全省率先实现发案、损失“双下降”,是当年全省唯一年底实现“两降两升”目标的省辖市。2022年2月,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被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评为2021年度“100个群众满意度高的实事”。2023年6月,市公安局被省平安办评为“2022年度全省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周口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成绩在全省平安建设考评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公安部及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批示予以肯定。国务院联席办、公安部“406”机制办先后3次刊发周口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经验做法,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周口经验”在实践中逐渐形成……

作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力军,全市公安机关主动扛起责任使命,聚焦“重塑三个体系、破解三大难题”,以“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攻坚、专业技术,抓好内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以下简称“四专两合力”)建设为牵引,以势若飓风的“迅雷”行动为抓手,坚持“大案必破、小案快破,有赃必追、追赃必返”工作要求,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以防为先、以打为要、以治为本,全方位推进“打防管治宣”纵深开展。

2020年年底,全市实现了综合打击能力、止付冻结成效、预警劝阻水平、综合治理能力大幅提升,连续4个月实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损失“双下降”,周口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全年绩效考核成绩位居全省第四名。

如何让群众少上当?实施“三级落地预警劝阻”模式是周口公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一项法宝。周口市反诈中心(市公安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支队)负责人王现德介绍,市公安局主动与通信企业、金融机构及互联网企业对接,自主搭建周口反诈-综合预警劝阻平台,日预警信息量1.9万条,精准率99.8%。全市推行“快速响应、秒级下发、高效联动、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实施“三级落地预警劝阻”模式。

该模式实施以来,全市对犯罪嫌疑人电话及时阻断、关停,对相关银行卡及时止付、冻结,共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3.8亿元,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479万人次,挽回潜在损失10余亿元。

 2023年以来,我市强化资金预警见面劝阻,落实派出所主防责任,共推送易受骗高危人员预警数据7.8万条,拦截劝阻2.1万人次,见面劝阻率达100%,预后成案率由19.8%下降至3.8%,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2021年2月,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注册“金钟罩”反诈小程序,强力推动“金钟罩”反诈小程序和“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工作,构建了完备的反诈预警、宣传组织架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预警、宣传机制。截至目前,我市受“金钟罩”反诈小程序保护的群众达783万人,“国家反诈中心”APP累计注册用户550余万人。

周口市反诈中心民警朱心岭介绍,2023年以来,市公安局组织建立商水县、川汇区两个预警劝阻中心,实施“三级落地预警劝阻”模式,着力打造“快速响应、秒级下发、高效联动、全流程闭环”的预警劝阻新体系,推送预警指令379万条,成功劝阻受骗群众179万人次,见面劝阻率100%,挽回潜在损失4.3亿元,止付冻结涉案资金3.2亿元。

据了解,2023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损失数较2022年同比分别下降14%、24.6%,2022年较2021年同比分别下降49. 5%、55.6%,2021年较2020年同比分别下降22%、24%。

众所周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非接触性、隐蔽性强、跨境性、多样性的特点,尤其是诈骗团伙藏身境外,调查取证、落地抓捕等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3年多来,周口市公安机关以压降发案为根本目标,拧紧责任链条,凝心聚力,盯回流、查幕后、挖“金主”、断链条,在打击策略模式、技术手段支撑、法律保障上不断研究创新,迅速构建了中心主导研判、警种内部协同、战果效益互评的一体化打击体系。

2021年以来,按照“市局统筹、县局主战、专班运作、提级研判、全程支撑、集群打击”工作机制,周口市公安局对全市高发的突出案件提级研判,先后发起15次集群战役,破获涉诈案件7874起,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16567名,侦破公安部、省公安厅督办案件3起,追缴涉案资金1.3亿元。其中,部厅挂牌督办的22起案件实现全部侦破,4起案件被公安部、省公安厅贺电表扬,3起案件入选省公安厅精品案例,有力地打击震慑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

2023年以来,市公安局持续在快打上坚持快速反应、合成作战,抓获537名犯罪嫌疑人。市公安局持续推进“5·10”“断流”“斩链”“清源”“利剑”“拔钉”等专项行动,聚力回流打击,抓获回流涉诈人员347名,打掉偷渡团伙18个,抓获“蛇头”57名,坚决杜绝回流涉诈人员二次外流。在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组织部署下,我市警方成功带回缅甸、老挝等境外电诈犯罪嫌疑人428名。

周口市反诈中心(市公安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支队)负责人王现德表示,全市公安机关凝聚法治合力,推动合成作战,3年多来,共逮捕涉诈犯罪嫌疑人8250名,提起公诉7587名。周口市反诈中心成立“朱林工作室”,创新应用“1+1”“研判成果共享”等机制,采用“专家+业务能手”模式,聚焦区域会战,聚力战法创新,总结提炼的“十个技战法”在全国全省得到推广,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科技含量。

电诈不除,反诈无止。周口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金瑞表示,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百姓民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全市公安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全国找坐标、全省走前列”的目标定位,坚持“四专两合力”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职能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打、防、管、控、建、拦”六位一体推进,注重源头防控、综合治理,强化数据赋能,创新应用战法,强力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擦亮周口反电诈品牌。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许猛  通讯员 郁发顺 王庶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