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个中国记者节: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

2023-11-08 10:41:12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本台讯 镜头,定格了第一现场;笔杆,彰显了正义的力量;眼睛,洞察了世间的沧桑;心灵,诠释了什么叫善良。
在11月8日第24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我们将镜头对准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带你走进他们工作的

 

 

本台讯 镜头,定格了第一现场;笔杆,彰显了正义的力量;眼睛,洞察了世间的沧桑;心灵,诠释了什么叫善良。


在11月8日第24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我们将镜头对准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带你走进他们工作的瞬间。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车间厂房有他们的汗水,田间地头有他们的足迹,大小会场有他们的身影,街头巷尾有他们的镜头,采访现场有他们的声音,漆黑的夜晚有他们的坚守。

快讯、特写、聚焦、追踪……树立典型,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他们第一时间奔赴一线,他们第一时间报道新闻。

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雨交加,他们从未停下脚步,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有人说,记者是社会的观察员,是时代的记录者。今天,记录者也在被时代记录。

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采访部主任王晨辉:“记者不是荣耀和风光,是辛苦和担当,是责任和付出;记者胸怀天下,思虑千载,可以针砭时弊,鞭挞邪恶,为民所呼,为百姓代言,担起社会良心重担。同时,我想,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用来诠释记者,也恰如其分。 ”

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采访部记者王峥:“记人,记事,记风景;行者,仁者,徒步者。每一名记者都是孤勇者,记者节到了,愿所有的同行坚守初心,砥砺奋进。”

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采访部记者康琪琪:“自进入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采访部以来,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工匠精神’,有时为了一个一两分钟的镜头都要反复地‘啃’十几数十次,前辈们身上那种一丝不苟、夜以继日、鞠躬尽瘁的记者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一定会承前人之志,履后者之行!”

一种职业的传承,蕴含着从业者心中多少深情?要有多热爱,才会让自己的后代也从事与自己同样的工作?

传承,是一种薪火相传,一种承上启下,一种一脉相通……

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采访部记者许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父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我。薪火传承,我将继续以声、像、图、文融合的作品,浓墨重彩记录好周口前进的美丽篇章。”

记者是党的喉舌、人民的知音。他们肩负着时代的重托,为祖国的蒸蒸日上而高歌,为社会的欣欣向荣而豪唱。

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记者到基层一线采访,洪水肆虐,他们火速行动;疫情暴发,他们第一时间到达……

总之,紧急时刻,总有他们实地采访的身影;危急时刻,他们总在接受着考验……

他们执着地追求,奋发上进,笔耕不辍。通过他们的新闻作品,可以看到他们“跋涉于青山绿水之间,采访于工厂企业、街头田间、各条战线,笔耕于灯下的勤奋……”

他们风尘仆仆,全天待命;他们捕捉现实,追寻真相;他们穿过斑驳,初心不改;他们心中有光,行稳致远。

当您陶醉于周口的美丽风景时,当您及时关注到周口新闻热点时,当您为精彩的新闻推文着迷时,当您沉浸在抖音视频中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时,您或许很少注意到文字、镜头背后的我们。

有人说,“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也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 有着无上的荣光。

其实,我们很普通,一年365天24小时在线,随时随地待命,风里雨里,镜头里等你。

今天还在会场,明天已到乡间田垄,每天,不是在采访现场,就是正伏案桌前。

逢年过节赶稿、策划更是常事,生逢这个变革奋进的时代,见证最盛大的变化,也倾听万物的萌芽。

传统装备、传统方式早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手机、电脑、云台、机器人、无人机拍摄、剪辑、配音、直播……新装备、新技能,一样都不能少。

上山下海、深入一线,记者要有“三头六臂”,也要修得十八般武艺,融媒体时代,一个人就是一条新闻的“生产线”。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今天,当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走过乡土,走过繁华,勿忘,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

这里只是部分记者的剪影,更多的身影在一线、在现场、在新闻发生的路上。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新征程中,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在时代变迁中勇毅前行,讲好周口故事,践行新闻人的初心与使命。

2023年11月8日,第二十四个记者节祝每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我们节日快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