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引路人——记市人大代表、沈丘县白集镇张小庙村党支部书记高铁山

2020-08-25 09:50:1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周口网讯:金秋时节,走进居住在沈丘县白集镇张小庙村,村道悠悠,绿树成荫,清新怡人;新型楼阁,错落有致,亭台轩榭,引人入胜。新面貌、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眼前的美景让人很难与曾经的“后进村”

周口网讯:金秋时节,走进居住在沈丘县白集镇张小庙村,村道悠悠,绿树成荫,清新怡人;新型楼阁,错落有致,亭台轩榭,引人入胜。新面貌、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眼前的美景让人很难与曾经的“后进村”联系起来。

成就这个新农村的“引路人”,就是周口市人大代表、张小庙村党支部书记高铁山。

高铁山(右)看望103岁村民王氏

2007年6月,在村“两委”换届中,36岁的高铁山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张小庙村辖张小庙、杨庄、董庄三个自然村,265户1141人,2181亩耕地,现有党员34名。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和民情沟通日活动,全体党员参加“三会一课”集中学习理论知识,开展政策形势教育。在党员中开展“三亮三评”活动,34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亮出身份、亮出职责、亮出承诺,动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解决组织纪律差、思想涣散等问题,我们每月召开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实行签到制。不参加会议的,记录在案。”高铁山说。

为改善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落。高铁山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重大事项,对村级发展规划、道路修建硬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事项,做到村“两委”决策透明、村干部办事公正、议事科学规范,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依托“六村共建”项目整合资金,该村完成了村级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程,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硬基础”。在废弃多年的农户旧址上盖起了党群服务中心,兴建了高端大气的文化广场和文化大舞台,配齐了篮球架、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

高铁山(左)在联鑫种植合作社了解情况

“现在我们有地方搞娱乐活动了,精神生活丰富多了,小日子过得很滋润!”正在跳舞的村民李素丽感慨地说。

为实现村庄美化亮化,高铁山多方争取项目,新建桥梁2座,硬化扩宽了道路20.8公里,通村道路3.2公里实现了油化路面。新安装太阳能路灯92盏,修建绿化带5000米,新增垃圾箱20个,新增垃圾清运车6台,修建标准化公厕1个,为乡风文明提供硬件保证。完成坑塘清淤8个,打机井99眼,修建河堤380米,群众的用水难、行路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为增加集体收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起光伏发电站一座。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围绕苗木花卉、林果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培育符合本地实际、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富民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该村与省林科院结合,组织党员群众到邻县参观考察,动员党员参与成立农民合作社,建成品种梨示范基地2座,占地80余亩。

2017年7月,对村内一处农户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建成一座集百姓调解、军人服务、道德教育、技术培训、图书阅览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如今,这里成了热闹的好地方。政策宣讲、道德讲堂、创业致富、技术培训、科普教育、民事调解都在这里进行,定期向群众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开展道德大讲堂,让身边的致富典型、新先贤登台讲课,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发致富内生动力。”村民于红伟说。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新乡贤”评比、流动“红黑旗”励志教育评选活动,用身边的真人真事教育影响全村群众;置买锣鼓旱船等器材设备,组建村舞蹈队、锣鼓队,逢年过节组织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后,我们要利用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外地人走进张小庙,让更多的张小庙人致富。”展望未来,高铁山信心满满。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高留生 通讯员赵素平

责编 锦勤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