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山东诸城烟区,晨光穿透新绿的烟田,宛如给整片土地镀上一层金纱。滴灌管道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混合着氮磷钾的营养液顺着管道,精准地输送到每株烟苗根部。
“看这烟苗的精气神儿!”诸城市石桥子镇小里户村烟农李淑萍蹲在垄边,眼中满是欣喜,“过去人工施肥不均,现在滴灌带一铺,肥料跟着水走,每株都长得壮实。”她回忆起往年,为了给烟田施肥,全家老小齐上阵,累得腰酸背痛,还难以保证施肥的均匀度和精准度。如今,科技的力量让一切变得轻松高效。数据印证着她的欣喜:水肥一体化系统启用后,烟田亩均节水超 40%、节肥 25%,上等烟比例更是显著提升,这直接带来了收入的增加,让烟农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图为:烟田配置智能滴灌系统
这令人欣喜的变化源于一场深深扎根烟田的 “营养革命”。近年来,山东潍坊诸城市局(分公司)以机械化、智能化为突破口,构建起 "商品有机肥统供撒施、起垄施肥托管作业、水肥一体智能调控" 的全程闭环施肥体系,掀起一场赋能农田的 "营养革命",让科技的力量在万亩田畴间释放出惊人效能。
这场赋能烟田的“营养革命”,早在春耕时节便已拉开帷幕。二月的诸城,春寒料峭,寒风中还裹挟着丝丝凉意,但5万余亩的烟田却早已热闹非凡,一场 “机械会战” 在这里轰轰烈烈地展开。搭载智能终端的巨型撒肥机如同不知疲倦的钢铁巨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每亩 800 公斤商品有机肥均匀铺展。这些撒肥机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就像拥有了“智慧大脑”。驾驶室内的屏幕实时跳动着肥箱余量、抛撒幅宽、行进速度等数据,操作人员只需轻轻调整参数,机器就能根据预设程序,将有机肥抛撒均匀度精准控制在92% 以上,效率更是达到人工的10倍。
当有机肥在土壤中“扎根”,起垄施肥环节接力上演。在贾悦镇冯家杨柳村的烟田里,改造升级的起垄施肥覆膜滴灌带铺设一体机正有条不紊地作业着。“这台设备施肥量10档可调,误差控制在每亩±0.5公斤。”贾悦烟站技术员张健指着机器介绍道。谁能想到,这台功能强大的一体机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心血。为了实现多项工序的一体化作业,研发团队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对机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反复优化。从最初的设计图纸到实际应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打磨。
图为:一体机作业现场
机械单次进地,同步完成垄体成型、肥料精施和滴灌带铺设多道工序,不仅效率大幅提升,更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 “用工荒”的难题。以往需要多人协作、耗费数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一台机器就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如今进入移栽还苗期,滴灌系统成为“营养中枢”,在烟苗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色滴灌带组成的 “地下神经网络”,依据烟株不同生育期需求,动态输送营养。在这个阶段,烟苗对养分的需求十分敏感,滴灌系统就像一个精准的营养师,根据烟苗的生长状况和土壤养分含量,精确控制营养液的配比和输送量。田间,烟苗的根系正沿着滴灌带延伸,畅快地汲取着养分,茁壮成长。
“机械深施的有机肥是‘基础餐’,滴灌的‘精准投喂’则是‘加餐’。”张健形象地比喻,“双轨供给让烟株‘按需取食’,每粒肥料都用在刀刃上。”
北斗导航的轨迹与田间滴灌脉络交织,传统农艺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这场由钢铁之力和现代化技术驱动的变革,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科技赋能的生命力。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技不仅改变了烟农的耕作方式,更重塑了烟草农业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