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朝外街道按照中央和市、 区两级老龄工作部署 要求,坚持在养老事业中凝心聚力、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并以 建设医养残服务综合体为契机,创新形成了一个可学、可看、可 借鉴的“ 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 , 向街道老年人作出了“朝夕港 湾,朝夕相伴,365 天不打烊 ”的庄严承诺,让老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朝外街道面对不断增长的老龄化趋势,按照中央和市、 区两 级老龄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在养老事业中凝心聚力、积极谋划、 主动作为,于2023年3月29日成立了北京市朝阳区天福园医养残 服务综合体(朝夕港湾) ,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个独具朝外特色的 “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 ”,有效破解了基层养老服务难题。全 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作为朝外街道服务为民的重要特色理念,始 终遵循 “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 ”、 “朝夕港湾、朝夕相伴 ”初 心,持续打造友好氛围、坚持落实职能要求、坚定体现为民内核,用高质量服务赢得了群众的高度信任和坚定支持。
一、朝夕模式
(一)模式名称
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
(二)模式内涵
“ 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 是以需求为工作导向, 以友好为核 心内涵, 以养老为目标内容, 以服务为实践方式,突出对街道全老年人群的友好相待与真诚服务。
模式总体思路可概括为“ 1356”。
[一个目标]
以满足老人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养老服务的核心目标。
[三大体系]
围绕养老服务,构建全方位体系引领,对养老服务提供更有质量的牵引保障。
1、价值导向体系:在新模式创建中,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 价值导向,坚持让每一名老人都有平等获得幸福的权利,是积极 应对老龄化的持续理念体现。
2、健康促进体系: 瞄着老年人健康这一重要要素,通过健 康科 普、健康干预、健康保障、 医疗康复等健康促进手段,为老年健 康养老提供全面保障。
3、社会融入体系:促进老年人在心理和社会层面积极参与 社会 生活,与社会环境保持良好互动,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支持 和满足精神需求,实现有效融入。
[五维支撑]
全需友好的深层次体现,是彼此之间的高度信任、无限真诚和坚定支持,是相互的友好相处、真诚相待。
1、空间友好支撑。体现空间设施的最佳体验状态,通过为 需所 建、为需而营的医疗、康复、教育、活动、服务等空间设 施,为 群众创造适老化、适残化等舒适环境,可以实现各取所需、友好 相处,让空间设施成为养老服务的优选场所。
2、资源友好支撑。利用区域化党建、集约化服务、个性化活 动,充分调动发挥丰富且多元的社会资源优势,把优质资源请进 来, 把有效资源落下来,让资源与群体实现友好互动,让服务更有成 效,实现各类需求在服务模式下的充分享受。
3、健康友好支撑。面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始终坚持党建引 领, 突出服务为民,强调以最优的医疗保障体系与保障服务为 基础性 服务内容,突出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突出对基本生活质量 的 保障扶助,让老年人残障人有追求美好的权利。
4、服务友好支撑 。养老服务是模式的内容,是得到群众认 可与 支持的评价内涵,群众满意不满意,服务质量是标准。没 有优质 的服务,模式建设就没根基,没有友好的服务,事业就难以维继, 服务友好是初心,更是使命,更是事业全部落脚点。
5、人文友好支撑。突出文化自信、强化人文关怀、营造和 谐氛 围,是弘扬敬老扶弱传统美德的体现,更是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 需要,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健康中国战略所 奉行的重要理念,也是模式建设的亮丽色彩。
[六项职能]
全面承载教育、管理、凝聚、帮扶、干预、 医护六项职能,让健康服务更接地气,更加友好。
教育职能。通过宣讲、教授、实践等方式常态化强化健康政 策了解,普及健康科学知识,传授健康生活技能,把健康教育纳入全部服务中,实现力所能及、各有所为。
管理职能。强化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区分老年人、残障人、 妇女儿童等群体建档立册,采取个性化跟踪管理措施,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都能够得到充分尊重。
凝聚职能。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提供常态化和个性化服务, 以更有益处、更加健康、更受欢迎的文体活动、知识讲座、互动交流等服务内容,形成聚人聚力效果,
帮扶职能。立足医养残服务综合体,通过专业队伍和志愿队 伍,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服务方式,对各类有需要的老年人、残障人给予帮扶服务,提升幸福感。
干预职能。加强老病残幼心理健康服务干预和自主健康服务 干预,把提前介入作为健康服务的重要方式,治未病,做引导,以高质量健康水平创造高质量生活水平。
医护职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 家医签约、 日常巡检、家庭病床、 医疗康复等医护服务,有效满足医疗需求,加大健康保障力度,实现友好。
二、朝夕实践
朝夕港湾“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 ”, 以全需友好为核心内 涵, 以养老服务为实践内容, 以“ 1356 ”为总体思路,即一个核 心目标, 以满足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三大引领体系, 即围绕养老服务全面构建价值导向体系、健康促进体系、社会融 入体系;五维友好支撑, 以空间友好为依托, 以资源友好为推动, 以健康友好为基础, 以人文友好为底色, 以服务友好为内核;六项基本职能,全面承载教育、管理、凝聚、帮扶、干预、 医护职能,突出“各取所需、朝夕相伴 ”。按照总体思路要求,通过各 种适老化服务形式,全面无死角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高质量基层养老服务提供了“朝外样本 ”。
(一 ) 以空间友好为依托聚人聚力
朝夕港湾位于朝阳区区委区政府东门,面积达到520平方米, 是集医疗、养老、助残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实行全时开放、全 年无休。 内部功能划分为卫生服务站、党建活动室、心理慰籍 室、康复室、多功能厅、接待区、餐厅、 日间照料室等八大区域, 并按标准建 设无障碍设施、地面导视系统和应急保障系统,全 部实现设施友好。朝夕港湾的专业化运营团队,制定严格的运营 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建立服务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回访、满意度调查、 自查自纠确保高效运行。
(二 ) 以资源友好为推动共建共享
朝外街道在 3S 区域化养老联合体基础上,进一步将联合体 向医养残融合服务进行深入拓展,坚持“党建引领、协同发展 ”, 按照“ 民有所需、我有所办 ”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活 动、文化体育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和定点帮扶活动。依托朝夕港 湾医养残服务综合体,聚集京东便利店、 中医医院、浦发银行、 南来顺饭庄、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京剧院等19大类199 家社会各 领域资源与街道养老服务进行有 效衔接,努力打造立体融合的服务组织构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 的公益服务活动、主题文化活动及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促进辖区 各联合体成员的联系和交流,加强联合体成员的互动与融合,营 造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不断提高辖区 养老助残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两年来共完成联合体 公益市集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近百场次,惠及辖区居民两千余 人。实现“周周有沟通、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惊喜 ”,强化社会 资源与养老助残服务互动融合。不断优化服务联席会机制,每季 度发布需求、资源、项目“ 三张清单 ”,推进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辅具共享等服务落实落地,实现资源协同发展。
朝夕港湾于 2025 年春节前夕组织医养残联合体单位开展“ 暖 冬行,爱传递 ”探访老人月度主题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广大企业 单位关心关爱社区中的居家卧床困难长者,鼓励广大企业单位积 极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促进社区的志愿回馈和可持续发展。活 动得到稻香村、链家地产(昆泰店) 、 日坛涮肉(日坛公园店)、 华为(悠唐旗舰店) 、浦发银行朝阳支行、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朝阳区委机关食堂(天天好厨)等多家联合体单位的积极参与,各单位派代表冒严寒上门慰问老人,奉献爱心,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共惠及辖区近五十位居家卧床老人。
(三 ) 以健康友好为基础增信增效
朝夕港湾与天福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医院紧密合作,针对 124 名基本老年服务对象、83 名家庭床位老人、900 名在册残障人进行深入探访,为服务对象独立建立详细健康档案 1107 份,实施 统一管理、健康干预。为社区老年人和残障人提供家医 签约、健康教育指导、就医绿色通道、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 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医疗保障服务,有效解决就医难、护理难 问题。在养老服务中, 除提供巡视探访、个人清洁、养 老顾问、 呼叫服务等四项基本养老服务外,增加个性化呼叫、助 餐服务、 心理慰藉、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和日间照料等六大项普 惠性养老 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建设以康复护理、技 能培训、 就业支持为内容的残障人“职业重建工作坊 ”,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
汇集社会各界爱心、激发更多社会专业力量参与其中,定期 举办各类康复服务:一是签约专业康复医院,为肢体残疾人提供 评估、康复理疗、健康讲座、居家康复指导等。定期开展政策照 顾范围内的中医理疗,如手法、仪器、烤电、艾灸等,对行动不 便的残友安排上门服务;二是与文娱公益机构合作,为残联体系 和视障残疾人播放优酷无障碍电影,保证手机端看电影有专业配 音导引,使视听无障碍;在朝夕港湾银杏剧场定期隔周放映电影; 三是与朝阳中医院合作,每周组织智力、精神残疾人及家属开展 精神康复小组活动,分享康复知识与技能,提供心理辅导、情感 支持,促进交流与同伴支持,解决社交障碍和孤独感问题,帮助 提升自我认同和自信心;五是与专业听力公司合作,开展听力健 康讲座、政策宣导、辅具申请调试及使用咨询、服务跟进等听力健康服务。五是与专业律师事务所合作,定期举办法律咨询服务活动等。
( 四 ) 以人文友好为底色向上向善
朝夕港湾注重发挥专业团队优势,明确“文化养老 ”运营理 念,全力打造“朝夕文化 ”特色品牌。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设计传统文化、红色信仰、心理疏导三套老年标准课程,每月举 办书画研习、非遗手作、红歌传唱、温馨沙龙4项固定活动,叠 加开展节气民俗体验、文化市集等特色活动,形成“4+X ”文化 活动 矩阵,激发老年人内生动力。开办老年大学,组建“朝夕 艺术团 ”,开展朝夕港湾银杏系列读书会、剧社、优秀影片鉴赏、 合唱团、趣味运动会、非洲鼓等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策划“ 非遗新传承 ”系列活动,将老年人文创作品通过“朝夕市 集 ”等方式进行惠民售卖,增加老年人的获得感。创新“代际同乐 ”模式,在传统节日组织老年人、残障人、青少年开展“祖孙厨艺大赛 ”“元宵喜乐汇 ”“ 重阳饺子宴 ”“跨代诗歌会 ”等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朝夕港湾于2025年2月12日火热举办了“ 民俗迎新春 花灯照 万家 ”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60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共同体验 传统民俗文化,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本场活动以“ 团圆、幸福、 和谐 ”为主题, 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拉近亲子关系,促 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为社区居民营造温馨、喜庆的节日氛围。活动在银杏非洲鼓团的 欢快激昂鼓点中拉开帷幕。朝夕港湾负责人与朝外街道医养残服 务联合体北京昆泰嘉华酒店、链家地产(昆泰店) 、浦发银行朝 阳支行、 日坛涮肉(日坛店)等六家成员单位代表共同点亮象征 团圆与希望的花灯,象征着辖区联合体单位携手同心,共绘辖区美好未来。
(五) 以服务友好为内核实心实意
朝夕港湾吸引周边各类志愿团体积极参与个性化服务保障,提供更贴心、更有益的服务内容。长期招募银杏志愿团志愿者和志愿团体,包括康复、心理学、法律、社会学等专业类,文化、艺术、教育、技能等文娱类,陪伴、生活照料、生活事项代办等 养护类。通过党建引领,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志愿团建设中,形成 共同的价值观念,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党建+医养残服务 ”活动, 组织党员志愿者为老年人和残障人提供义务诊疗、生活照料、心 理疏导 等服务。探索“ 时间银行·爱心传递 ”双轨制,建立包含 情感慰藉、协助服务、 出行陪伴、健康科普、培训讲座等服务内 容与机制,发展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银龄互助 ”模式,形 成互助共助效果。联合辖区派出所设立“普法驿站 ”,开设反诈 情景剧、遗产 继承微课、残障人权益问答等课程,带领老年人演 练“AI 语音诈骗识别 ”,增强安全意识。开设“朝夕甄选便民市 集 ”,利用运营 团队的自有蔬菜基地,每周为老人提供基地直供的健康新鲜蔬菜 水果,实现服务延伸,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为营造和传承朝外街道敬老、爱老、助老的优秀传统,2024年10月30-31日,朝夕港湾携手三丰里社区及30家联合体成员单位以“情暖重阳 乐享银龄 ”为主题,鸣锣开启2024“朝夕甄选便民市集 ”,让朝外辖区老年人“零距离 ”享受到多样化的便民服 务。便民市集聚焦老年人的医养、健康和文体等方面的需求,共 划分为服务类、食品类、工艺类等三大功能区,共组织聚宝源、 紫光园、山西老陈醋等老字号品牌以及Swisse、枣夹核桃、河北 福成等食品企业和中国邮政等30余家联合体参展,为老年人们提 供保健食品、健康护理、生活辅具、文创产品、法律咨询、金融 答疑等便民服务内容,为老年人送去温暖与关怀。 同时,便民市 集特别为辖区老人回馈社会、展现风采提供平台,邀请朝外街道 温馨家园和老年大学手工班的学员们带来了自己的手工作品,为 老年人们展现自我风采搭建了展览展示的窗口,满足了老年人服务社会、 回馈社会的美好心愿。
三、朝夕成果
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在创建与探索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 生命活力,取得了组织肯定、群众欢迎、社会认可的突出成效,并为未来更有质量的养老服务集聚了巨大的发展后劲。通过不懈的创新实践,朝夕港湾探索形成了独具朝外特色的 “ 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 ”。这一模式始终秉持 “ 民有所需、 我有所应 ”、 “朝夕港湾、朝夕相伴 ”的初心使命。运营两年来, 成果斐然:
* 组织开展各类服务 225 场次
* 依托综合体向外延伸养老服务 520 户次
* 累计服务达 2.3 万人次
* 覆盖朝外街道 8 个社区
* 助推朝阳区创建“全国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 一 )有效彰显了融合发展强大动能
实现全需友好,必须要有综合高效的融合架构作为基础。模式创建之初就紧紧盯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坚定地把教育、 管理、凝聚、帮扶、干预、医护六大职能融合起来,把有限的空 间、最大的能力、扎实的服务融合起来, 瞄准全需、突出友好, 精心设计、精准施策,全方位发力,全过程保障,体现出融合发 展的效能与动力,为老年人实实在在解决生活难题,切切实实创造健康福祉,成为广受欢迎的工作方法。
(二) 有效聚合了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实现全需友好,必须要有丰富多元的社会资源作为保障。在 模式探索创新过程中,丰富而多元的社会资源起到了巨大的保障 作用,特别是优质资源的优势叠加,为老年人提供了高质量的服 务盛宴,让他们感受到了老有所乐、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的社会 温暖。资源因需而聚、为我所用、各得其益,模式打造推动了资 源整合,资源整合促进了地区和谐,地区和谐进一步促进了模式完善,成为朝阳区“共朝美好 ” 品牌的最佳诠释。
(三) 有效推动了服务成果向下集聚
实现全需友好,必须要有精准优质的服务内容作为支撑。模 式以街道老年人、残障人普遍化、个性化需求为工作导向, 以友好相待的姿态精准回应群众各方面的诉求和多层次的需要,推动
形成高度契合的服务内容与形式,并在群众身边产生了丰富多彩 的服务成果。老年人体验到的服务不再是“ 童话里的故事 ”“别 人家的美好 ”,而是实实在在落在自已身上的关怀与温暖,这种向下集聚的成果让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四) 有效形成了基层治理品牌效应
实现全需友好,必须要有口口相传的群众评价作为检验。新模式是朝外街道基层治理的工作方法,更是基层治理的服务品 牌,
各取所需、朝夕相伴的模式内在逻辑,让基层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 力现代化建设要求更加具象化,老年人对服务的认可、欢迎 与传 播,让模式的品牌影响和社会效益更加突出,推动模式持续 散发出巨大的发展优势, 并将模式建设成果无限转化为治理效 应,成为群众津津乐道的金点子。
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以其丰富的工作内涵、优质的服务效 果、广阔的拓展空间,为街道养老工作开阔了思路、打通了堵点、 创新了方法,形成了无忧养老新示范。未来几年,朝外街道将以 朝阳区创建“全国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为契机, 以“共 朝美好 ”区级品牌为带动,和全体老年人一起,共同推动“全需 友 好养老服务模式 ”更完善、更高效、更出色,把社区养老服务 样 板升维成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载体,为破解超大城市养老 助残难题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朝外方案 ”。
四、朝夕相伴
会的加速到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老有所 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已经成为各级 政府必须正视的时代课题。朝阳区朝外街道按照中央和市、区两 级老龄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在养老事业中凝心聚力、积极谋划、 主动作为,并以建设医养残服务综合体为契机,创新形成了一个 可学、可看、可借鉴的“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 ”,让老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一 ) 用艺术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2025年3月7日,一场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朝夕港湾火热 举办。共有来自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 复学院、朝夕港湾银杏志愿团、朝外医养残服务联合体单位等四 十余人志愿者参加了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共同奏响学雷锋服务的新时代乐章。
当银杏剧社的5位活力老人所奉献的《大爷的智慧》话剧与陈 经纶中学15位中学生表演的心理健康剧《面具奇遇记》在今年“ 学雷锋 送温暖 ”主题活动中的交流碰撞,让我们看到了“美美与共 和合相融 ”的文化理念在朝夕港湾的生根发芽。
(二) 用影像留存“仁影及人”温暖
2025年4月,我们和志愿者们一起走进98岁齐义生齐老的家。 齐老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桌上、墙上、展示柜里,摆放着齐 老及家人的照片。70年白金婚纪念照、60年钻石婚纪念照、在党50年纪念勋章都令人羡慕不已。在女儿女婿的精心照料下,至今 能够随口背上30多篇。 同时,齐老多年来养成了创作和书写的习 惯,每逢节假日都会创作诗歌分享亲朋好友。细心的女儿拿出一 摞厚厚的齐老作品,满怀欢喜地展示着老父亲的手笔。齐老常怀 感恩之心,对政府、居委会、养老驿站的关怀常常挂在嘴边!我们为老人送上一把精美折扇,传达了最美好的祝福与善心善念。
(三)用爱心汇聚公益力量
2025 年春节前夕,朝夕港湾举办的“暖冬行,爱传递 ”探访活动温暖启程。朝外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熬夜编织“爱心围巾 ”,让围巾里织进了“银龄守望 ”的温度。学员们发挥“银龄守望 ”作用,践行了朝外老年大学“初老服务老老 ”的办学理念 和爱心情怀。而一位老奶奶在收到围巾后,却坚持要亲手给编织 一双毛袜回赠给编织者。她说:“我这双手还能传递温暖,就不是废人。 ”
朝夕港湾 · 朝夕相伴。随着老龄社会的加速到来,实施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 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养老服务 机构必须正视的时代课题。朝夕港湾创新形成了一个可学、可 看、可借鉴的“ 全需友好养老服务模式 ”,为老年群体打造安 心、贴心、舒心的“ 享老 ”环境,为构建尊老、敬老、爱老的 社会氛围贡献着朝夕力量,全力描绘着中国式养老服务的崭新画卷!
附:朝外街道情况介绍
朝外街道位于朝阳区的西大门,东起东大桥路,西至二环东路,南自光华路,北临工人体育场,辖区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下辖体东、吉庆里,吉祥里,三丰里,雅宝里,天福园,芳草地、 市场街等 8 个社区,是朝阳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心和涉外窗口,是 CBD 的重要门户和休闲消费功能区。朝外街道辖区内老年人呈现“一多两高 ”特点:朝外街道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约 1.1 万,8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约 2300 人。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多:辖区户籍人口近 4.1 万人,老龄化比例达到 26.82%;二是高龄老人比例高:辖区户籍人口中 80 周岁及以上高龄占老年人的 19.46%;三是失能老人占比高:辖区户籍人 口中失能老人 734 人, 占老年人的 6.72%。朝外街道辖区已达到中度老龄化水平,部分指标达到重度老龄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