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泰宁:以“绿”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5-12 15:38:5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为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福建省泰宁县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烟叶生产全过程,织牢绿色生产“防护网”,在闽西北青山绿水间书写了一幅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乡村振兴画卷。

 为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福建省泰宁县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烟叶生产全过程,织牢绿色生产“防护网”,在闽西北青山绿水间书写了一幅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乡村振兴画卷。

绿色种植:烟稻轮作筑起“生态粮仓”

泰宁县深耕“春烟秋制”轮作模式,将烟叶种植与水稻制种无缝衔接,形成“一地双收”的黄金产业格局。这种轮作方式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对肥料需求的互补效应,改善土质,提高肥力,更是达到种养结合、节本增效的目的。据统计,当地稻草溶田达到100%,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病害发生率明显下降。

 

 

图为烟农操作大型机械进行稻草溶田场景。杨来林供图。

在泰宁县朱口镇,农户邱模忠感慨道:“过去种完烟,土地就闲置了。如今,种烟之后接着制种水稻,轮作后每亩地的产值能达到8500元,土地也越种越肥沃!”烟稻轮作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双丰收,烟叶种植和水稻制种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24 年,泰宁县粮烟融合比例高达99.5%,真正实现了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与绿色发展。

生物防控:科技赋能织密“生态防护网”

在病虫害防治领域,“智能监测+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绿色防控体系日趋完善。通过建立病虫害系统观测圃,持续开展病虫普查和系统监测,实现了早预警、早响应的精准防治。

多年来,全县推广“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在烟田100%全覆盖的基础上,又将繁育的烟蚜茧蜂推广应用到茶山、蔬菜大棚,为生态农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泰宁烟草青年突击队也化身“生态卫士”,穿梭在田间地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名志愿者在田间释放蚜茧蜂时不禁发出感慨:“没想到小虫子能发挥大作用!这样的生态防治既环保又高效。”

 

 

图为青年志愿者释放烟蚜茧蜂现场。杨来林供图。

下渠镇农户丁谋荣表示,自从用上蚜茧蜂和黄板,烟田不打农药也能控虫,连周边果园都受益。此外,还通过田间放置性诱捕器、100%回收废旧地膜等综合防治措施,构建起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屏障,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低碳烘烤:生物质能点燃“绿色火焰”

泰宁县大力推进生物质燃烧一体机烤房建设、升级改造,以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燃煤,既省钱省力,又干净环保,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开善乡农户江贤伯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用煤烘烤,成本高不说,还污染环境。现在用生物质燃料烘烤,轻松了不少,而且每烤一炉烟,生物质燃料成本比煤炭低200多元,烘出的烟叶色泽也更加均匀。”目前,全县共投入使用生物质烤房1898座,每公斤干烟可节省烘烤费用约0.2元。

 

 

图为烟农正在投放生物质燃料。杨来林供图。

从烟稻轮作的沃野丰歌,到生物防控的科技脉动,再到低碳烘烤的生态火焰,泰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将绿色发展基因深植产业肌理,“耕”出一条绿色环保、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农业的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王似璇)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