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BUFF” 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2025-10-11 10:20:2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黄沙镇烟叶收购站内,金灿灿的烟叶堆成一座座小山,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烟草香气。烟农黄林帆捧起一把刚过完磅的烟叶,眼角笑出了皱纹:“以前杂叶多,费工又费火。今年听了指导,地里就处理掉‘无效叶&rsq

黄沙镇烟叶收购站内,金灿灿的烟叶堆成一座座小山,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烟草香气。烟农黄林帆捧起一把刚过完磅的烟叶,眼角笑出了皱纹:“以前杂叶多,费工又费火。今年听了指导,地里就处理掉‘无效叶’,烘烤成本降了,上等烟比例却高了!”

这个夏天,湘粤交界的湖南宜章县迎来烟叶收购季。在各个烟叶收购站点,一辆辆载满金黄色烟叶的车辆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分级、过磅、打包。现场忙而不乱,烟农们脸上写满了丰收的踏实与喜悦

这份踏实,源于宜章县烟草产业在今年悄然完成的一次 技能升级 。当地以“精严智实”四字诀为抓手,为传统烟叶生产加装了一套全链条“增效程序”,让烟农增收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准施策,为烟田定制优化攻略

“种了十几年烟,现在才晓得,舍得扔掉不好的,才能换来更好的。”黄林帆口中的“舍得”,正是宜章县推广的不适用烟叶处理标准:在打顶后清除5片以上劣质脚叶,上部叶成熟后弃采1-2片无价值顶叶。

这一举措,看似减少了总量,实则做优了质量。为使这份“田间的智慧”落地,一支由38名烟技员组成的“移动专家团”穿梭在全县4.38万亩烟田里,开展“一户一诊”的田间指导。

“就像给每块田都开了一张‘处方’。”技术员欧瑶任的背包里,总是装着几份不同的技术指南,“有的地需要重点清沟排水,有的则要特别注意打顶时机。我们网格员的责任,就是确保这些‘优化攻略’能精准执行到每一块田。”

控流程,为产业筑牢防御塔

产业要振兴,规范是基石。在宜章县的烟叶生产中,“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防御系统”。

聚焦采收、烘烤、分级三环节,准采证制度从源头杜绝了抢采,如同为烟叶成熟度上了一把锁。全面推广的鲜烟分类烘烤工艺,则显著降低了“烤坏烟”的比例,提升了整体效益。

最让基层管理人员感到“压力山大”也“心里踏实”的,是那份不适用烟叶专项台及其背后的闭环管理流程。

集中存放、专人看管、现场销毁、签字确认——这十六个字,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赤石烟草站站长蒋闻予表示,这套覆盖全县16个种烟乡镇的严密流程,如同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塔”,有效抵御了烟叶外流的风险,守护了产业的健康发展秩序。

引导,为烟农装备新技能

变革的成功,最终取决于人的观念转变。宜章县构建的“线上推送+线下培训”立体宣传矩阵,成为赋能烟农的“技能速成班”。

线上,通过微信发布的对比图、技术小视频,让复杂的农技知识变得直观易懂;线下,“金叶课堂”、田间演示等30余场培训,覆盖了800余户烟农,将科学的种植理念深植人心。

成效是显著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烟农自主销毁不适用烟叶的比例提升至90%。“这意味着,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管控压力从源头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蒋闻予分析道,“当烟农自己成为提质增效的主角时,这项工作的成功就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绩问效,为振兴加载加速器

任何好的政策,最终都要靠扎实的执行来兑现。宜章县将不适用烟叶处置成效纳入绩效考核,细化网格员职责,并对工作疏漏追责问责,树立了“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

常态化的专项督查与“回头看”,则构建了 督查整改销号巩固 的责任闭环。累计40余次的实地核查,不是为了“找麻烦”,而是为了“通堵点”,以严考实督确保所有管控措施不悬空、能落地、可见效。

这套组合拳的最终成效,体现在了烟农的收益上。种植烟叶因为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宜章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今年,该县共收购烟叶10.35万担,实现烟农售烟含补贴总收入1.87亿元,烟农含补贴户均收入22.77万元。

夕阳西下,烟农黄林帆看着手中的结算单,心里盘算着明年的扩大种植计划。他笑着说:“有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我们种烟更有底气了。这不只是种地,更像是在经营一份有奔头的事业。”

在宜章,一场始于田间地头的“技能升级”,正悄然推动着传统烟叶产业向智慧农业的华丽转身。当“精严智实”点满了产业的“技能树”,提质与富民,便成了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胡镕东)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