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烤房温度曲线又跳了,小王,快来帮忙看一下怎么解决!”6月15日22时47分,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蛇场乡蛇场村平阳屯烤房群一个电话,蛇场烟叶站党员烟技员王文开骑着摩托冲进了雨幕。
20分钟后,他和党员胡兴传、李榜红三人在狭小的烤房缝隙间拆燃烧机、冒雨调温湿度控制器,裤管被雨水浸透。凌晨1时30分,设备恢复正常,三人才就着矿泉水啃冷馒头。烟农胡国喜悄悄拍下他们背影发到烟农微信群:“没穿红马甲,但我知道谁是党员。”
这是隆林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隐形”党员服务队的日常。今年以来,该县局(营销部)党总支推动党员转变工作作风,不再要求外出开展活动统一穿红马甲,而是把政绩观、价值观真真切切落到烟田、烤房、收购线。
全县20余名烟叶一线党员技术骨干组成6支“夜诊小分队”,手机24小时开机,累计深夜出诊58次,挽回烟叶损失约39万元。
图为党员干部连夜帮助烟农排除烤房燃烧机故障 罗鹏飞摄
8月28日,正值烟叶收购攻坚期。德峨镇烟叶站收购仓库内温度高达37℃,收购流水线上的党员杨华光一边擦汗一边给烟叶定级。“12点40分了,先去吃饭吧!”同事提醒。“烟农排了3小时队,我先给他收完。”直到13时25分,没吃早餐的杨光华才吃上第一口饭。仅一个上午,他一人完成4000公斤定级,创下单人半日收购量最高纪录。
营销一线党员客户经理也不简单,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坚持走访零售客户。6月25日,盛夏时节,气温高达38度,在辖区德峨镇德峨村水落洞屯,10余名客户经理帮助零售客户杨金林重新规划店面设计,连续忙碌了5个多小时。在完成所有的非烟商品陈列摆放后,看着光洁的地板,白净的墙面,党员客户经理曹良权不由得发出感慨:“没有表扬、没有红马甲、没有镜头,但群众把凉茶送到我们手上,这比任何新闻都解渴。”
龙滩烟叶收购站站长熊宏,虽年过五旬依然坚守在生产经营一线,他主动挑起单位的管理创新重任,每天利用休息时间研究新式剪叶机,取得了重大突破。熊站长告诉笔者:“我们都是老党员了,很多事情得做表率,主动担责。”
图为老党员烟站站长熊宏带头研制新式剪叶机 邓永双摄
在隆林县局(营销部)机关,“隐形”先锋同样也在默默发力。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顾新权同时担任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身兼本单位工会、资产管理、党建、政工等多重职责,从不叫苦叫累。在机关,“隐形”先锋。综合办主任顾新权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身兼工会、资产管理、党建、政工等,专卖股黄股长更是“工作狂”,常利用夜晚和周末处理案件和政务。
专卖股黄股长更是“工作狂人”。他冲在案件办理一线,常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处理案件和公室日常工作。某日清晨七点,他刚熬夜查案至凌晨两点,又主动顶替因家庭请假同事的办证岗位。
机关其他党员干部精气神同样不输基层。6月30日,自治县通报基孔肯雅热疫情后,机关每天派出6名党员到责任区清除蚊媒孳生地。没有红马甲,只有铁锹、扫把、一身汗。连续两个多月,他们清运垃圾2.3吨,累计疏通水沟1.1公里,获县政府卫生防疫部门充分肯定。分管党建工作的副局长俞威说:“这些党员现在已经真正做到“把身份穿在心里,把职责扛在肩上。”
党总支书记邓明军表示,下一步,隆林烟草将建立“隐形指数”考评机制,把群众叫得应、难题解得快、创新看得见作为硬杆杠,推动党员在“无袍”状态下始终保持“戎装”担当。(作者:广西隆林县烟草专卖局 邓永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