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六联·三级护航”心理干预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融合实践 ——阳信县金阳街道专业化干预与社会化支持的系统探索

2025-10-10 14:14:1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山东省阳信县金阳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从“满意心坊温静工作室”心理专业化服务小支点出发,积极探索心理干预嵌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体系。探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山东省阳信县金阳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从“满意心坊温静工作室”心理专业化服务小支点出发,积极探索心理干预嵌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体系。探索形成“一室六联·三级护航”创新模式,即工作室联系家庭、学校、公安、司法、综治、信访等六个部门,形成“一室六联”服务体系;心理服务贯穿案前、案中、案后三个阶段,形成“三级护航”服务模式。

一、建设“一室六联”体系,争创“三个一流”

建设“一流”心理阵地。打造心理咨询专业队伍。聘请了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温静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心理专家领队,发挥温静工作室家庭教育团队的作用,与12名心理咨询老师建立稳定合作机制。加强心理干预设备配置。配备放松训练设备、情绪宣泄设备、评估与测试设备等专业心理干预设备;加强3D沙盘、AI心理测评系统等信息智慧应用;学习国内先进心理干预室建设经验,建立追踪管理台账;多种手段精准识别涉案涉罪未成年人心理创伤点。

探索“一流”互联协动。搭建心理干预服务架构。构建1+8+N模式,以“满意心坊温静工作室”心理疏导室为核心,联动8个工作片服务点,整合关工委、教体、团委等N个部门力量,协力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引导工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各参与主体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涉及未成年人信息情况一律不通过电子设备传递,相关档案由专人负责看管。制定稳定沟通机制,定期开展部门协调会,不定期与教体、派出所召开“通气会”,对于不良动态,及时由工作室协调多部门联合介入。

促进“一流”带动辐射。温馨家庭环境建设明显提升。依托工作室已联合多部门举办58期公益分享会,邀请6名家庭教育专家和5名“山东好人”现场讲座,助力212个家庭显著改善亲子关系。重点家庭稳定程度明显提升。以工作室为主导,通过入户随访、亲子互动、以案示警等多种方式,以“点对点”心理干预模式,对监护侵害型家庭开展亲子关系重建,截至7月,受益家庭23个,收到了5封未成年人感谢信。

二、建立“三级护航”模式,聚焦“三个覆盖”

专业评估全覆盖,阻断犯罪风险。精准筛查高危群体心理咨询队伍依据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工作组提供的接警记录和各类台账比对筛查出“九类人员”,如失学、“三失一偏”、重复信访等48名,重点监控家庭30个。建立风险分级台账。以工作室为中心,根据搜集出的台账,结合公安、学校、工作片等多渠道信息,做出专业评估,按风险等级分“红黄蓝”三级动态管理台账。

强制干预全覆盖,树立法治观念。制定个性干预方案针对辖区全部参与聚众斗殴但未达刑责年龄的未成年人,针对发展特点,设计“真情面对面”、“走进社区矫正”、“家庭互换”等特色干预方案,并联合“满意心坊温静工作室”设计“法治教育+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

判后回访全覆盖,巩固矫治成效。精准引领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联合学区对辖区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提供再入学服务,对有技术需求的未成年人积极通过街道沟通上级政府,引导其前往各类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截止目前共帮助7名未成年回归正常校园生活。提供专业化家庭指导。为“迷途”未成年人做好人生导向基础上,工作室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对6名失职家长开展指导,提升家庭监护能力,引导重点未成年人正确树立法治观念。

三、健全“心安金阳”体系,筑牢“三个节点”

金阳街道以“满意心坊温静工作室”为基础,通过建立“一室六联·三级护航”体系,形成了涉案涉罪未成年人“前端排查预警—中端疏导服务—末端精准服务”的社会心理全程服务链,

前端排查预警,筑牢防范预警“节点”。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1+8+N”模式有效运作,以多渠道信息为来源,通过工作室坐中汇总,统筹协调,多部门联合介入及时发现并稳控未成年人的不良动态。

中端疏导服务,筑牢沟通化解“节点”。以工作室心理干预室为基础,通过全覆盖、细摸排,梳理重点人员;结合面对面、入户随访、知心交谈等多种形式结合,动态开展心理活动,精准锚定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所在,精准控制事态发展。

末端精准服务,筑牢关爱指导“节点”。引导涉案涉罪未成年人回归学校,加强涉案涉罪未成年人社会适应性指导;精准穿透问题本质,科学专业指导相关家庭建立更为温馨、和谐的关系。

心绪宁,社会安。从“惩处犯罪”到“治愈人生”,金阳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将心理专业化服务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司法保护从惩戒本位向发展本位的转型。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柔性作用,是主动创稳和打造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典范,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心”动能、贡献“心”力量。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