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韦冬余副教授的专著《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语文教育思想概论》近期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共计26万字。
书中强调,语文教育对于中国人掌握汉语言这个生存工具、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研究能够促进江苏乃至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建设, 有助于增强语文教育的实施, 深化推进新课程改革。
全书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的系统、全面、深入研究, 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语文教育思想演变的规律, 总结出江苏语文教育思想的成功经验,凝练出江苏语文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形成更加科学、能为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依据的语文教育思想史体系, 提出未来语文教育思想展望。书中的“语文教育”是指“中小学语文教育”。书中研究的起止时间范畴是1949年至2024年。书中对1949年至2024年江苏语文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 以重要语文教育名家的论文、著作等为史料分析的来源, 总结有价值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图以教学思想为核心勾勒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
书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语文教育思想的贡献是: 一方面, 江苏语文教育思想具有丰富性、广泛性、影响大等特点, 促进了语文教育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 江苏语文教育思想推动了语文教育实践的发展。为语文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智慧,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江苏语文教育思想的成因是: 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时代背景的变革是推动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外在引力; 教师本人的受教育程度、教学发展的执着追求等因素是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力。对江苏语文教育思想的展望是: 走向语文教育科学化, 走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 始终坚守语文教育民主, 加强语文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走向语文教育的数字化, 让教师在自由中进行语文教育探索, 让教师始终对语文教育充满情怀, 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形成语文教育思想, 学校等管理部门要对教师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大力支持。
作者简介
韦冬余,1983—,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文章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等。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