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古院变身“文化客厅”

2025-10-09 13:49:0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九月的宝旺村,蝉鸣裹着桂香在青瓦白墙间浮动,村中老祠堂前几丛荷花仍擎着粉白的花苞。几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踮脚张望新贴的红纸,书法体验台上的几支毛笔、一卷书册,给老院添了几分书香气。今年以来,祁阳市烟草专

九月的宝旺村,蝉鸣裹着桂香在青瓦白墙间浮动,村中老祠堂前几丛荷花仍擎着粉白的花苞。几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踮脚张望新贴的红纸,书法体验台上的几支毛笔、一卷书册,给老院添了几分书香气。

今年以来,祁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扣文化振兴与乡村建设融合主线,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帮扶单位职能优势,大力推动“墨润古院·书香满村”文化体验活动,正一步步将村里的老院落从“闲置空间”变身“文化客厅”。

空间焕新,古院书屋共融

宝旺村是祁阳市局(分公司)乡村振兴帮扶村,也是当地出了名的“务工村”,村里三十多个孩子暑期无人照看。

今年7月初,驻村工作队队长何华山走访时,听见村民伍婶念叨:“我家小崽天天抱着手机不放,不是刷短视频就是打游戏,眼睛熬得通红,我都愁死了!”他拍了拍胸脯:“我们有志愿者,开个暑假爱心班,保准孩子们玩得开心还长本事!”

空间联动强基础是第一步。驻村工作队走村串户调研后,统筹规划古院落与书屋的功能布局:把原本堆杂物的偏房改造成书法活动区,添了2个铺着蓝布的书法体验台,在院墙上嵌入3面经典碑帖展示墙,照明换成了暖黄的仿古灯笼,老院子一下有了“新模样”。

(图为:志愿者教授书法)

第一周的“翰墨初识”课,古院落的长条凳上坐满了人。祁阳书法协会的老师铺开宣纸,蘸墨挥毫,笔锋如行云。“和”字刚落,穿红裙的小孙女朵朵就凑过来:“叔叔,这个字我在书里见过!《弟子规》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是不是讲‘和’呀?”。

课堂外的书屋里,“墨香书韵角”已摆上新整理的书籍,村民正低头翻书,墨香混着纸页声,静谧又鲜活。这方小天地里,文字不再是纸上的符号,而成了连接古今、沟通你我的桥梁——古院落教写字,书屋里讲字源。

活动深耕,墨韵书香同生

活动融合促参与是关键。祁阳市局(分公司)还设计了“汉字起源小课堂”“诗词里的乡村”等主题活动,由志愿者们带着接地气的主题字开讲。

“以前,咱村书屋藏书不少,平时就几个老头翻报纸;老戏台子空落落的,除了红白事没啥人来。”村支书老张介绍到,“当时,就想寻个法子,让老房子热闹起来,让书香气飘满村子。”

(图为:农家书屋一角)

活动不是一阵风。从7月到9月,每周六的古院落都热闹得像过年:古院落的“翰墨初识”课上,王大伯教“勤”字时会搬出自家老算盘:“我年轻时记账,错一个数字就得重算三天,这就是‘勤’;你们读书写字,一笔一画认真写,也是‘勤’。”

自由体验时间里,刘婶蹲在体验台前写“宝旺美”,写错了就笑着擦:“我大字不识几个,可看着这些字,总觉得咱村的日子也跟着好看起来了。”

农家书屋的“我为好书题名”活动更热闹:小学生给《小王子》写“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老党员给《乡村振兴政策解读》题“政策暖心,日子生金”,这些题字被工工整整贴在书脊旁,成了最鲜活的“推荐语”。

村民们因“看书法、找好书”到书屋的人次较之前增加逾500人次,邻村人都打听着:“宝旺村的书法课啥时候办?”

成果流转,文脉烟火延续

成果流转增活力,让文化真正“活”了起来。每月末,古院落“墨上墙”的作品会被小心取下,装裱后移送书屋“村民墨宝墙”展览,还特意标上出处和关联书籍;书屋里孩子们写的书籍推荐语书法作品,又被带回来在古院落展示。

三个月活动结束时,村头老戏台成了“文化加油站”。村民刘姐感慨:“以前孩子们放假就往外跑,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文化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东西,还爱上了读书,村里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了。”

(图为:村民书法作品)

“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这是王大伯在活动结束时写的最后一幅字。文字会老,院落会旧,但当文化真正“长”进了村民的日子里,宝旺村的时光,就永远不会褪色。

如今,宝旺村的古院落成了远近闻名的书法学习点,农家书屋的借阅量比活动前多了近两倍。周末带孩子来写书法的家长多了,古院落的“村民墨宝墙”留了下来,书屋的“墨香书韵角”添了新书。

最动人的,不是挂了多少横幅、写了多少幅字,而是村民们眼里重新有了光,他们开始觉得,老房子不只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藏着文化根脉的“精神院落”;书屋不只是摆书的架子,更是能解困惑、添乐趣的“心灵港湾”。

正如祁阳市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孙浪常说的:“文化振兴不是搭舞台,是种种子。当老院落里的墨香飘进书屋,当书屋里的故事写上院墙,村民的日子,就成了最生动的文化课。”古老的文化传统,就这么在现代乡村扎下了新根。(熊建文)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