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间的烟火与担当 ——岳阳县张谷英村卷烟零售客户的服务答卷

2025-09-28 15:41:3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岳阳县张谷英村的青石板路上,明清古建筑群的飞檐翘角与红灯笼相映成趣,“耕读继世”的家训文化通过二维码楹联、互动展演等形式浸润人心 。这里既是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文化地标,也是游客感

在岳阳县张谷英村的青石板路上,明清古建筑群的飞檐翘角与红灯笼相映成趣,“耕读继世”的家训文化通过二维码楹联、互动展演等形式浸润人心 。这里既是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文化地标,也是游客感知湘北风情的窗口,而散布在古村街巷中的卷烟零售客户,正以文化为纽带、以志愿为底色、以暖心为内核,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书写着独特的服务篇章。

锚定文旅融合,让古村烟火有底蕴

(接待研学团队)

随着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的深入推进,张谷英村已从单一古建景区升级为集家风传承、艺术写生、非遗体验于一体的文旅IP集群 。卷烟零售客户们顺势而为,将店铺打造成文旅服务的“微型枢纽”,让商业服务与文化体验深度交融。

“来包烟,再帮我印张‘非遗传承证书’呗!”在古村核心区的“老张家铺”里,老板张建国一边熟练地用推烟器整理货架,一边指引游客扫码领取刚参与油豆腐制作的纪念凭证。作为土生土长的张谷英人,他深知古村文化的价值,在岳阳县烟草专卖局“终端美化先行一步”的指导下 ,柜面摆放着岳州扇、张谷英油豆腐等地理标志产品的迷你模型,游客可扫码了解背后的文化典故。“现在夜游古村成了标配,我这店也跟着延长营业时间,不少游客看完灯光秀,会来买包烟再带点文创回去。”张建国笑着说,2025年端午期间,他的店铺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五成,其中三成客源来自参与“古村写生周”的高校师生和研学游客。

投身志愿服务,让红马甲暖透街巷

在张谷英村的青砖黛瓦间,时常能看到身着红马甲的身影,其中不少是卷烟零售客户组成的志愿小分队。他们以“群众少跑路,干部多办事”为宗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古村的每一个角落。

68岁的王桂珍是志愿队里的“老骨干”,她的店铺因紧邻游客中心,成了天然的“志愿服务岗”。每天清晨,她都会提前半小时开门,把热水、雨伞、充电宝等便民物品摆放在店外的“共享角”,遇到迷路的游客,便掏出手绘的“古村导览图”耐心指引。“这图是烟草局志愿者帮我画的,标了所有打卡点和卫生间位置。”王桂珍说。去年防汛期间,她还主动加入岳阳县烟草党员突击队的后勤保障队伍,每天熬制姜茶送到巡堤队员手中,看着队员们裤腿上的泥浆,她总会额外多塞几包纸巾和能量食品。

零售客户们还自发组建了“古村守护队”,参与景区环境维护和文化传承工作。每周三清晨,他们会带着扫帚、抹布清扫门前的青石板路,擦拭二维码楹联上的灰尘;每月联合景区开展“家风故事会”,由熟悉张氏家训的客户讲述“耕读继世”的典故,配合互动投影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文化内涵。这些志愿行动如同涓涓细流,让“志愿红”成为古村最温暖的底色。

深耕暖心服务,让烟火气里有温度

(提供暖心服务)

“老板,我手机没电了,能借个充电器吗?”“我的药落在民宿了,您知道哪家药店还开着吗?”面对游客的各类需求,张谷英村的卷烟零售客户们总能给出暖心回应。他们以“一对一”的精准服务,让每一位进店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距孝廉家风传承馆不远的“望京台超市”,则成了游客们的“补给站”。老板李娟主动在店内设置“写生便民角”,提供饮用水、应急药品, “上次湖南师大的老师说,我的店是‘写生路上的暖心坐标’,这话比赚多少钱都开心。”李娟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此外,针对景区老年商户,零售客户们自发开展“数字帮扶”,教他们使用手机收款、查询卷烟库存;遇到游客突发不适,便迅速联系景区医务室,用细致服务化解急难愁盼。

从青砖黛瓦下的文化融合,到红马甲映衬的志愿担当,再到烟火气中的暖心守护,岳阳县张谷英村的卷烟零售客户们,正以实干践行“让客户更满意”的承诺。他们既是文旅融合的参与者,也是志愿服务的践行者,更是暖心服务的传递者,在“民间故宫”的时空画卷中,续写着属于平凡经营者的责任与荣光。

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陈畅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