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又到一年烟叶采收季。在这“金叶”飘香的背后,维护规范的烟叶收购秩序,防止烟叶非法流通,打击卷烟制假源头,维护消费者利益、烟农利益,成为头等大事。对此,三门峡市陕州区烟草专卖局组织4支专卖稽查队组成监管服务专项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为老百姓讲政策、拉账单,筑牢烟叶收购的“规范防线”。
“老哥,‘黄金叶’可别卖错了地方!”
清晨,雾气尚未完全散去,陕州区烟草专卖局稽查二队卫队长已经驱车来到了距离县城几十公里外的烟农老王家。炕房门口,刚采收下来的烟叶散发着特有的香气。
“王大哥,忙着呢!今年这烟叶长势真不错啊!”卫队长一边热情地打招呼,一边熟练地拿起几片烟叶查看品质。
“哎呦,卫队长,你们这么早就来了!托政策的福,今年天气好,管理也跟得上,估计是个好收成。”老王笑着回应,脸上洋溢着喜悦。
“收成好我们更得提醒您。”卫队长接过话茬,语气变得严肃而恳切,“一定要按照合同约定,把烟叶都送到指定站点去。现在外面可能有些人给出高点价来收,但那都是非法的,没有保障,到时候钱拿不到或者惹上麻烦,可就亏大了。”
“这个我晓得!”老王连连点头,“你们年年宣传,村里大喇叭也天天喊。咱种烟这么多年,知道规矩,肯定按合同办事,不能贪那小便宜吃大亏。再说了,收购站价格透明,等级公道,我们放心!”
这样的对话,在近期的烟叶产区频频上演。为确保烟叶收购秩序,防止烟叶流入非法渠道,三门峡市陕州区烟草专卖局提前部署,广泛宣传。执法人员不再是简单的管理者,更是政策的宣传员、烟农的贴心人。他们走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烟草专卖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剖析非法交易的危害,引导烟农自觉维护正常的收购秩序。
“大嫂,咱合同内的好烟叶,公司保证规范收购!”
在另一户烟农家中,稽查三队范队长正和烟农李大嫂一起查看今年的烟叶种植合同。“大嫂,您看,咱们这合同上明确了种植面积和约定的收购量。最关键的一点是,只要是在这合同面积内种出来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烟叶,公司一定规范收购,绝不会压级压价,更不会拒绝收购。”
范队长拿起几片烟叶,继续耐心解释:“咱们辛苦一年,目标就是把烟叶种好、烤好,提高上等烟的比例。所以啊,咱们更要精耕细作,确保合同里的每一片烟叶都达到交售要求,这样一年的辛苦才能获得最好的回报。那些非法贩子可不管质量,搅乱了市场,最终损害的还是咱老百姓的利益。”
“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透亮了!”李大嫂赞同地说,“就是要把心思用在提高烟叶质量上,守好合同这个规矩,收入才有保障!”
强化源头管控,细化服务指导,是今年规范烟叶收购工作的突出特点。执法人员不仅检查是否存在烟叶外流的苗头,更注重将国家惠农、护农的政策精准传递到每一位烟农心中,让他们吃下“定心丸”。这种强调政策保障的“服务式”执法,赢得了广大烟农的真心拥护。
维护秩序就是保护大家的“钱袋子”
“烟叶是特殊商品,国家实行专卖管理。规范收购秩序,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打击非法,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最终受益的是广大遵守合同的诚信烟农。”该局主管领导史海平在烟叶炕房区对烟农们说到,“非法流通的烟叶,往往逃避税收,冲击正规市场,更可能被用于制造假冒伪劣卷烟,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健康。同时,非法贩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压级压价,或者打‘白条’甚至卷款跑路,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咱们烟农。”
近期,该局启动烟叶收购期间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实施全天候、全覆盖监控,严厉打击无合同、超合同收购、跨区域收购以及非法运输烟叶等行为,坚决掐断烟叶非法流通的链条。
金叶飘香,秩序护航。随着烟叶收购工作全面展开,一支支身着制服的烟草专卖执法队伍将继续穿梭在乡村小路,深入千家万户。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诚传递政策,用行动捍卫法规。在他们身后,是烟农们安心交售的笑脸,是烟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国家专卖专营制度的坚实堤坝。(郭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