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激活人才“雁阵” ——山东中烟青州卷烟厂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师带徒”活动纪实

2025-09-26 09:17:0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接线配盘时,一定要做到导线连接紧密牢固,走线排列横平竖直。”在山东中烟青州卷烟厂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电气维修工办公室,电气高级技师马传彬正手把手向徒弟何召明拆解配盘难点。自今年车间启动&l

“接线配盘时,一定要做到导线连接紧密牢固,走线排列横平竖直。”在山东中烟青州卷烟厂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电气维修工办公室,电气高级技师马传彬正手把手向徒弟何召明拆解配盘难点。自今年车间启动“师带徒”活动以来,这样的场景在办公室、生产现场随处可见。

近年来,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立足发展需求,以“传帮带”为核心,积极探索“师带徒”培养新模式,创新组织形式、细化培养路径、健全保障机制,构建员工成长“快车道”,培育生产经营“生力军”。

匠心传承,青蓝相接

“我承诺倾囊相授安全规范操作与实践维修技能,帮助徒弟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车间会议室里,13名青年员工与师傅签订《师徒协议书》,“一对一”带教关系敲定。

对车间而言,“师带徒”绝非简单的技能传递模式,而是一套系统化的人才培育体系。每年年初,车间依据人才培养计划提出师徒初步人选。创新采取“三维结对”方式,从业务维度“按需结对”、能力维度“互补结对”、发展维度“目标结对”三个方面,根据“专业对口、性格互补、志趣相投”的原则,通过“师徒见”面会、《师带徒协议》签订仪式等活动载体,做到双向选择,精准配对。

维修班班长张志洋讲解除尘电气故障排查及处置。张瑞强 摄

为提升培养教学实效,车间为每对师徒准备了“六个一”启动礼包,包括一份详细的《师带徒管理规定》、一本《导师指导工作手册》、一本《学员成长记录手册》、一套专业书籍、一次庄严的签约仪式、一份明确的考核说明。这不仅明确了权利义务、培养目标、阶段任务、考核标准,更让师徒感受到了车间的重视与期待,增强“师带徒”工作的仪式感与责任感。

为提高“师带徒”活动规范性和实效性,车间建立车间、班组、师徒三级管理网络,制定《师带徒活动管理办法》《师带徒考核细则》等文件,实行“月度小结、季度评估、年度考核”的动态跟踪机制,实现过程管控,动态跟踪。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师徒交流群,及时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定期检查成长记录,听取双方反馈,确保带有所依、学有所成。

多维赋能,精准滴灌

“冷凝水站回收的凝结水在冬季可以用来供暖,但夏季无法充分利用,这是我们工作中长期的难点问题。你们甲班集思广益,看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在一次车间会议上,车间领导为师徒们点题。

接到任务,动力车间甲班跟班长周桂鹏和徒弟于琳浩着手解决冷凝水回用的问题。

经过测验,回收的冷凝水符合软化水的指标。他们师徒就以现有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为平台,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系统的基础上,改造冷却循环系统,研制凝结水过滤回用系统,将凝结水补充为软化水使用,最终实现目标。

跟班长周桂鹏组织徒弟们开展凝结水回用项目实施。于琳浩 摄

鼓励师徒共同参与重点项目和技术攻坚,在“啃硬骨头”中提升能力,是“项目+攻坚”实战锤炼举措的良好实践。在师带徒教学培养方面,车间摒弃“填鸭式”教学,探索“4+X”模式,坚持“课堂+现场”双轨教学、“任务+挑战”阶梯练习、“项目+攻坚”实战锤炼、“复盘+月考”动态测评4个规定动作,积极探索“X”带教新模式。推动理论知识与实战场景深度融合,实现“学中干、干中学”。

春华秋实,初绽锋芒

“带徒过程也是对我自身知识的梳理深化、经验固化、能力升华的过程。”

“看到徒弟能独当一面,比我自己拿奖还高兴!”多位师傅欣慰地说道。

自“师带徒”活动启动以来,经过车间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阶段性成果,可谓新苗茁壮,硕果盈枝。

白班电气维修工李浩杰讲解电机能效参数及接线方式。张瑞强 摄

青年员工角色融入、技能提升、信心树立的速度明显加快,工作质量有效提高,创新活力有效激发。人才梯队断层风险得到有效缓解,尊师重道、乐于分享、共同进步已成为车间“师带徒”文化的鲜明标签。其中,12名徒弟全部进入车间后备维修工队伍,有效攻坚降低蒸汽含水率、降低压空含油率、除尘管道快速疏通等车间焦点难点问题,师带徒的成果直接转化为车间整体效能的有效提升。

此外,为了解答徒弟的疑问,让师傅们不得不重新钻研业务,更新知识库,形成了“倒逼”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团队氛围和谐融洽,“跨代际”的沟通协作顺畅高效,为车间攻坚克难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和文化支撑。

青蓝相接,传承的是技艺与匠心;携手同行,凝聚的是力量与希望。“师带徒”不仅是培训青年成才的优良制度,更是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延续。未来。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将继续完善机制、拓展内涵、擦亮品牌,围绕技改后新工艺、新设备、新需求,“传”出真技能、“帮”出好徒弟、“带”出硬队伍,让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生动画面成为车间发展征程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队伍支撑。(郭志浩)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