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出“黄金叶” 照亮烟农增收路

2025-09-24 13:57:3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秋日的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高泽镇烟田里,一片片金黄的烟叶随风摇曳,烟农冯纪信正忙着将采收的烟叶捆扎装车,脸上满是期待。“以前烤烟叶全凭‘老经验’,火候掌握不好,烤出来的烟叶要么焦了要么青了

秋日的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高泽镇烟田里,一片片金黄的烟叶随风摇曳,烟农冯纪信正忙着将采收的烟叶捆扎装车,脸上满是期待。“以前烤烟叶全凭‘老经验’,火候掌握不好,烤出来的烟叶要么焦了要么青了,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有烟草公司的专家手把手教,用‘八点式’工艺烤出来的烟叶,颜色亮、香气足,每斤能多卖两块多!”冯纪信指着不远处的密集式烤房,话语里满是感激。

这一转变,源于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针对烟农烘烤难题推出的“金叶烘烤赋能计划”。为破解烟农烘烤技术薄弱、烟叶质量不稳定、烘烤效率低等问题,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从规范流程、创新工艺、强化培训等多方面入手,把“技术课堂”搬到烤房旁,将“指导手册”变成“实操方案”,让烟农在烟叶烘烤环节实现“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色动能”。

定标准:让“凭感觉”变成“按规范”

“以前烤烟叶就像‘赌运气’,火大了怕烤焦,火小了怕烤不熟,一炉烟烤下来,好烟率多数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户部乡烟农李枫华种烟多年,却始终被烘烤难题困扰。在五莲县,像李枫华这样的烟农不在少数,传统“经验式”烘烤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严重影响烟叶品质和收益。

为解决这一问题,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首先从“建标准、定流程”入手,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烟区调研,结合五莲气候特点、烟叶品种特性,编制烟叶烘烤操作规范手册,将复杂的烘烤过程拆解为“采收分类、装炕准备、点火升温、温湿度控制、烟叶转色、干筋定色、出炉分级”7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明确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

“李大哥,您看,采收烟叶时要按‘成熟度’分类,叶片发黄、主脉发白的是‘适熟叶’,要单独装炕;带青斑、病斑的烟叶得挑出来,避免影响一炉烟的品质。”烟技员赵庆功拿着手册,在李枫华的烟田里现场演示。不仅如此,团队还为每个烤房配备“温湿度监测记录仪”,实时记录烤房内温湿度变化,让烟农能精准掌握烘烤状态,告别“凭感觉”的盲目操作。

图为烟技员查看烟叶烘烤情况

针对最关键的“温湿度控制”环节,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全面推行“八点式烘烤工艺技术”,将烘烤周期划分为多个关键时间节点,每个节点都明确对应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量标准。“比如烘烤第3天,也就是‘烟叶转色期’,温度要稳定在38-40℃,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这时候要加大通风,让烟叶均匀转色。”赵庆功一边在记录仪上标注数据,一边向李枫华讲解。

经过规范指导,李枫华的第一炉烟叶好烟率就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烘烤结果。“烟叶等级提高了,交售价格也会跟着提升,落实规范烘烤、科技烘烤真管用,今年光在烘烤环节上就能提升不少的效益!”李枫华拿着卖烟的结算单,笑得合不拢嘴。

强管理:让“粗放烤”升级“精益烤”

“以前烤一炉烟要守在烤房旁24小时盯着,晚上只能睡在烤房边的小棚里,又累又担心。”石场乡烟农杨志鹏的话,道出了传统烘烤“费时费力”的痛点。为提升烘烤效率,降低烟农劳动强度,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引入“精益管理”理念,从烤房改造、设备升级、人员调配三方面推进烘烤环节“降本增效”。

在烤房改造上,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投入资金,将传统土烤房升级为“密集式智能烤房”,配备温湿度自控仪、通风设备,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烘烤。“有了温湿度自控仪,我今年烤烟没熬过一次夜,不仅省钱省力,还能把烟叶烤黄、烤香。”杨志鹏开心地说道。

在人员管理上,推行“烘烤互助小组”模式,将同一片区的烟农按烤房数量分成小组,每组推选1名“烘烤能手”担任组长,负责协调小组内的烘烤时间、人员分工,避免“重复劳动”。“以前大家各自为战,烤房忙闲不均,现在小组统一安排,你家装炕时我来帮忙,我家温湿度调节时你帮盯着,既省人力又提效率。”小组组长牛江政说,通过互助协作,每户烟农的烘烤时间平均缩短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

此外,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建立“烘烤质量追溯体系”,为每炉烟叶建立“烘烤档案”,记录采收时间、装炕人员、温湿度数据、好烟率等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快速追溯原因,及时调整工艺,实现了“提质、降本、增效”三重目标。

重培训:让“新手”练成“能手”

“我去年刚种烟,连烟叶成熟度都分不清,更别说烘烤了。多亏烟草公司的培训,现在我也能烤出好烟叶了!”于里镇“新烟农”周国成,通过系统培训从“门外汉”变成了“烘烤能手”。为提升烟农整体烘烤技能,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的立体化培训体系,让每个烟农都能掌握“看家本领”。

图为烟农展示烘烤后的烟叶

线下,开展“烤房旁的技术课堂”,将培训地点设在烟区烤房群,技术人员现场演示采收分类、装炕技巧、温湿度调节等操作,烟农边看边学、边练边问,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大家看,装炕时要把烟叶‘叶尖朝里、叶柄朝外’,分层摆放,中间留出走风道,这样热气才能循环均匀。”在一次实操培训中,烟技员李庆财一边摆放烟叶,一边讲解注意事项,烟农们围在烤房旁,认真记录、拍照,时不时提问互动。

线上,依托“烟农服务微信群”,上传八点式烘烤工艺教学视频、烘烤常见问题解答等资料,方便烟农随时观看学习。平台还开设“直播课堂”,组织技术骨干在线答疑,烟农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展示自己的烘烤情况,技术员实时给出指导建议。“有一次我烤的烟叶出现‘青筋’,不知道怎么处理,在直播课堂上一说,李技术员就让我把温度提高,延长通风时间,果然问题解决了!”周国成说,线上培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他随时随地都能学技术。

针对“老烟农”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理论的特点,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经验分享会”,邀请优秀烟农分享自己的烘烤心得,技术人员再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土方法+新技术”结合的烘烤方案。“老郑师傅的‘三段式通风法’很实用,我们结合八点式工艺,优化后在全县推广,让更多烟农受益。”烟技员苑克刚说,通过经验总结和技术创新,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已提炼出多项实用技术在烟区推广。

如今,在五莲县的烟区里,一座座智能烤房整齐排列,一张张满载希望的金叶香气四溢,烟农们靠着过硬的烘烤技术,让“辛苦种出的绿色烟叶”变成“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下一步,五莲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深化烟叶烘烤技术创新,推进“智能烘烤+数字化管理”融合发展,让更多烟农掌握增收技能,让金色的烟叶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叶”,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烟草力量。(秦培华)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