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这一技术升级既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也为广大旅客带来了更便捷、高效、绿色的出行体验。
从网络购票到在线选座,从候补购票到人脸识别,近年来,铁路部门陆续推出一系列智慧出行服务,不仅满足广大旅客需求,更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丰富体验,服务持续升级。从旅客体验角度来看,铁路电子发票的推广显著提升了出行效率。以往,旅客如需获取报销凭证,往往需要在乘车前或乘车后专门至车站窗口或自动取票机排队打印纸质发票,尤其在客流高峰期间,这一过程耗时耗力。而现在旅客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在手机上完成发票申请与管理,彻底告别排队等待的烦恼。对于频繁出差的人群和团体旅客而言,电子发票极大减轻了旅行前后的操作负担,进一步丰富旅客的出行体验。
以人为本,兼顾旅客需求。铁路电子发票的推行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铁路服务理念不断优化的体现。为保障老年人、脱网人士等不便操作的旅客群体获取电子发票,铁路部门增加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旅客凭购票时使用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并获取“扫码开票单”后,旅客本人或委托他人使用12306APP扫描“扫码开票单”上的二维码即可开具电子发票。
绿色护航,彰显环保理念。铁路电子发票的全面实施也具有深远意义。纸质发票将造成大量纸张消耗,不仅增加运营成本,也对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压力。电子发票的普及预计每年可节约数以万吨计的纸张,减少林木砍伐和造纸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是我国交通领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实践,也体现出铁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决心。
此外,电子发票还增强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传统纸质发票易因保管不当而发生遗失、污损或信息泄露等问题,而电子发票依托铁路和国家税务系统的信息安全技术,有效防止发票数据被篡改或冒用,同时也便于旅客长期存储和随时调阅。
服务一小步,便捷一大步。铁路全面使用电子发票,进一步强化了铁路客运“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体现出铁路部门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持续努力。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发票的全面应用,铁路服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的方向不断迈进。(王楷博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