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陈同志一次次上门帮忙,手把手教我用手机联系儿子,我这心里头啊,总算不空落落了!”彭思镇螺丝港村的留守老人李大爷逢人便夸。来自蕲春县烟草专卖局的驻村人员陈小红,自踏入螺丝港村的那一刻起,便将身心沉入这片土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成为村民们交口称赞的“自家人”,用点点滴滴的付出,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温暖力量。
精心布局“绘蓝图” 精准施策夯基石
螺丝港村地处彭思镇,由数个自然村组合并而成。村内户籍人口逾千户,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年人、儿童占比高,土地资源以平原为主,传统作物种植效益不高,村庄发展面临活力不足、产业薄弱等挑战。
乡村振兴,首要在于科学规划。蕲春县烟草专卖局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多次赴螺丝港村开展专题调研,与村“两委”班子、老党员、村民代表深入交流,全面剖析村庄发展的优势与短板,倾听村民们的迫切需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改善民生为基础、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保障、同步培育特色产业的帮扶思路,为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人员选派上,派驻单位坚持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下沉一线。驻村干部到任后,迅速转变角色,与村组干部同工作、同学习,快速掌握了村情民意,为精准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蕲春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人员走访脱贫户)
心系群众“解难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
“只有坐到老乡的板凳上,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这是驻村干部们的一致体会。工作开展以来,驻村人员与村组干部一道,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深入每一个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家庭情况、经济来源、实际困难和具体诉求,将群众的“问题清单”逐一变为“满意清单”。
(图为蕲春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人员帮助群众剥棉花)
针对村内弱势群体,驻村力量开展了持续的关爱行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打扫卫生、整理庭院;在农忙时节,组织志愿者帮助劳动力短缺的家庭抢收棉花;积极协调社会资源,为困难母亲送去贴心温暖的“母亲邮包”;发起爱心倡议,为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送去关怀与慰藉。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小事,解决了群众的麻烦,温暖了村民的心窝。
多措并举“促和谐” 共建美好新家园
驻村工作不仅关注个体困难,更着力于提升整个村庄的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驻村干部积极参与村级事务,与村“两委”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同学习政策理论,研讨乡村发展大计。他们化身“调解员”,耐心细致地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大力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带头清扫公共区域,帮助卫生习惯较差的家庭进行清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安全防线时刻筑牢。驻村人员积极参与村级防火巡查和应急演练,向村民普及防火知识;暑期来临,重点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守护留守儿童安全;针对村域内高速路口新建生活区项目,积极配合村委会开展施工安全宣传,提升周边村民的安全意识,保障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图为蕲春县烟草专卖局志愿者陪伴孩子学习)
特别关爱留守儿童,驻村人员联合志愿者定期走访,陪伴孩子们阅读、游戏,进行学业辅导,用爱心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
下一步,蕲春县烟草局将继续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总目标,结合螺丝港村的资源禀赋和实际需求,进一步在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深化乡村治理、关爱困难群体等方面用心用力,与全村百姓一道,携手共创产业兴、环境美、乡风好、生活富的美好未来,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位村民。(文/图 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