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潍坊市滨海开发区大家洼街道有一家小有名气的商店,商店已经有近20个年头,别看年头不短,可这家店的人气,比现在好多新开的店还旺!
十年光阴酿醇香
“哗啦啦——”
每天清早,禧源小区北门口那家“一家亲超市”的卷帘门都会准点拉开。60多岁的老板张建国跟他的小店,就像街坊们的老朋友。玻璃柜里摆着老伴王兰芳亲手剥好、一袋袋扎紧的糖炒栗子,底下还压着一张有点发旧的手写价目表——这种烙上岁月痕迹的温情,十几年下来,早就成了整条街共同的记忆。
刚开店那会儿,老两口蹬着三轮车跑五公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王阿姨总爱在找零时往孩子手里多塞颗糖。寒来暑往的时光匆匆,他们也从最初的人力进货转变为了现在的线上下单、配送上门,忙碌的生活平淡而温暖,小超市质朴也简单。而直到2022年冬天,老两口看见大学毕业回来的儿子张明宇蹲在仓库里清点过期饼干,才恍然意识到:得变变了。“爸,您看这泡面都快成老古董啦!”张明宇举着一包2019年的红烧牛肉面哭笑不得。那天晚上,一家三口围在收银台前,账本上歪歪扭扭的字和电脑上的Excel表格,悄悄完成了“交接班”。
现在你再走进这家店,感觉就像进了个“休闲小站”——货架上立着“网红零食专区”的亮眼牌子,连冰柜上都贴了会眨眼的卡通柴犬。隔壁服装店老板娘常开玩笑:“你们家这灯光,比KTV还带劲!”明宇笑着掏出手机按了几下:“这是氛围模式,看——”灯光立刻变成温暖的黄色,照亮了墙上老照片和桌上崭新的直播设备。
旧瓶装出新酒香
张明宇头一回做直播的时候,三十多个老邻居都跑来围观。他特意搞了个“神秘盲盒区”,辣条和进口巧克力塞进一个盒子里;冰柜边还立了个“雪糕刺客挑战榜”,买满20块就送手绘小扇子。最受欢迎的还得是每周四的“零食试吃会”,放学的学生们围在那儿叽叽喳喳:“这个跳跳糖奶茶太绝了!”
老顾客们也发现,胖胖的老板口袋里永远装着各种糖。七十多岁的刘大爷现在是常客,就爱买张明宇推荐的“怀旧大礼包”。中学生抢着买“解压捏捏乐”,连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迷上了低脂鸡胸肉肠……
不过刚转型的时候一家亲超市可没这么顺利。投了钱却不见响动,老顾客不理解、新顾客不知道,张明宇愁得直挠头。这时候,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客户经理季晓鹏向张明宇提议道:“现在靠网络引流,要设计不同的“热点”,搞点新花样,实现店铺引流!看,人家这个创意就不错……”一席话点醒了张明宇,小店直播就这么热热闹闹地搞起来了。
图为张明宇正在进行直播,介绍店内新到的水果新品
云端织就千缕光
在客户经理季晓鹏的建议,张明宇建起了“一家亲超市团购群”,入驻了美团、抖音。这下可热闹了,邻居们在群里不光下单,还斗起了表情包。60多岁的李奶奶发语音问:“小张啊,这个‘接龙’咋弄呀?”明宇连夜做了个带字幕的教学视频发到群里,第二天就被大家的玫瑰花表情刷屏了。美团、抖音订单也越来越多,张明宇索性改装了三轮车,深夜还穿梭在小区里送宵夜。有一次遇到醉酒的年轻人硬塞小费,他转身就把钱塞回外卖袋:“下回多买包辣条就行啦!”
最暖心的要数“老年人专线”。季晓鹏提醒张明宇:“咱们商店周边老小区多,住了很多老年人,他们有的腿脚不方便,可以想办法在为他们搞好服务的同时增加店铺销售额。”于是,张明宇和老人们约好了“暗号”:八十二岁的赵爷爷不会用手机,张明宇告诉他可以在窗台摆上写着“需要鸡蛋”的纸牌,可以在窗台放水杯代表要鲜奶,挂毛巾是要面条……就这样,一家亲超市在原来生活超市的基础上,渐渐成了居民们离不开的“万能小屋”,也和整条街巷的心贴得更近了。
灯火常明暖人心
聊起店铺的变化,正在整理水果的张明宇笑着说:“其实我爸才是真‘网红’!前几年台风天,他冒雨给一位老人送菜,浑身湿透的样子我至今还留着照片。”这些年来,超市资助过贫困学生,疫情期间免费送过货,还给环卫工、快递员提供歇脚的地方——这些温暖的片段,和网红零食一起,堆满了货架的每一个角落。
图为张明宇正在整理网红零食货架
说到未来的打算,张明宇眼睛亮了起来:“前段时间,我和季经理聊起怎么把顾客长期留在店里,他和我说可以开展增值服务,借鉴大超市的储物柜服务,在店里搞个储物活动,免费为顾客代存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小物品,约定几年后可以取出来……受这个思路启发,我要推出一个‘时间胶囊’服务,顾客可以封存给五年后的自己。”就这样,张明宇开始在仓库建起了“记忆博物馆”。打开话匣子的张明宇继续念叨着:“现在店铺营业额大幅提升离不开季经理的“出谋划策”,每当我遇到难题时,季经理总是和我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对策,正是在季经理的帮助下,我才能平稳渡过店铺的转型阶段。”
图为客户经理季晓鹏(右)在与张明宇一起规划店铺物品摆放
夜色渐深,一家亲的霓虹灯依然亮着。放学的姑娘来取预订的糕点,遛弯的大爷买走刚烤好的桃酥。明宇靠在收银台前,看着爸妈细心打包送给留守儿童的文具礼盒。窗外飘起细雨,店里回荡着《光阴的故事》,温暖的灯光里,氤氲着新旧交织的烟火气。(李玉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