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天微亮,慈溪市匡堰镇的一条老街上,余周已经推开了一家零售店的门。“余经理,这么早!”“来看看您上次说的柜台破损的地方。”这样的对话,十年间,重复了不知多少次。
一件白衬衫,一双运动鞋,一个棕色档案袋,是余周最常见的形象。从2014年成为客户经理至今,他已服务过478家零售客户。余周常说:“客户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响亮的豪言,有的只是一位基层党员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把政策的温度、服务的精度,送进一盏盏灯火、一家家店铺。
脚步向下,让服务精准触达
慈溪市部分乡镇地处偏远,零售户分散、信息闭塞,以往服务覆盖难度大。余周凭借送货部的工作经验,熟悉路线的优势,主动请缨,创新打造“党员责任区”服务模式,将组织关系与服务片区有机结合,主动认领偏远客户服务任务。
每月他至少开展10次以上的专项走访,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烈日当头,从未间断。在一次走访中,一位老年零售户向他打来求助电话,因其行动不便,儿女不在身边,眼看时间截止无法支付烟款,心急如焚。余周二话不说,开车带着老人前往附近的银行网点,现场手把手教学付款方式。老人拉着他的手说:“你比自家儿子还贴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余周推动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机制,累计帮助超过20家店铺完成数字化店面改造,使用智能终端、云POS系统等工具,使店铺经营效率平均提升40%以上。零售户们都说:“有余经理在,我们心里踏实。”
普法帮扶,让服务生出温度
法律条文专业性强、内容枯燥,如何让零售客户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余周跳出传统宣讲模式,把《烟草专卖法》等政策内容改编成接地气的“方言案例”,开设“小店课堂”、组织“夜市普法”,用乡亲们熟悉的语言把法规讲明白、讲生动,让政策宣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一年时间里,他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8场,覆盖236人次,许多原本对政策一知半解的零售户,如今成了“法律明白人”。三年来,客户对他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图为余周和零售户共同观看普法视频
2022年疫情防控严峻阶段,部分区域实行封控管理,零售户面临断货危机。余周迅速组建“党员保供突击队”,48小时内搭建起覆盖3个封控区的应急配送网络,保障了片区零售店的货源供应。那段时间,他白天帮忙送货对接,晚上整理订单,常常忙到凌晨。“党员就是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他说。
此外,由他牵头成立的“零售户党员互助小组”通过“先进带后进”结对机制,已成功促成32对帮扶小组,带动中小客户平均盈利提升25%,真正实现“共富共赢”。
创新攀登,让服务更上层楼
余周始终坚信,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他积极参与行业创新课题与QC项目,其中《社区小中心长效机制的建设》将党建与客户服务深度融合,获宁波市烟草专卖局三等奖。因表现突出,他在2023–2024连续两年被评为慈溪烟草A类员工。
不仅如此,余周还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侍茄师职业资格,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真正成为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每次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他微笑着说道。
星光照路,服务无声,余周的十年,没有轰轰烈烈,却布满点点滴滴深耕细作。他像一座连接政策与市场、组织与群众的桥,沉稳、可靠、始终在场。当他再次走进下一家店铺,那身影,恰似微光,照亮烟火人间,也映出共产党员最本真的初心。(作者:慈溪市烟草专卖局 杨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