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看这个链接写的是‘点击领取十万养老金’,可正规的政府通知不会用这种夸张标题,还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呢!”9月15日上午,祁阳市白竹湖社区广场旁,祁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青年志愿者吕雅青举着手机,指着屏幕上的虚假短信,耐心向社区居民解释。
此时,正值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他们迅速组建起一支10人网络安全志愿服务队,以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店铺、进企业”的方式,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零售户柜台、员工屏幕前。
社区广场:把“诈骗套路”演成“情景课堂”
“以前总觉得网络安全是年轻人的事,今天听了小吕讲的案例,才明白骗子连我们老年人都不放过!”69岁的社区居民刘大爷攥着刚领的《网络安全宣传手册》,感慨地说道。
这是志愿者在白竹湖社区开展的第一场活动,他们通过“情景演绎+互动问答”的形式,把网络诈骗、数据泄露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居民听得懂、记得住的“身边故事”。
“我们特意选了社区里最热闹的广场,还准备了方言版的风险提示音频。”队长伍鑫介绍,考虑到社区老人多、流动人口杂,团队提前梳理了“养老诈骗”“虚假中奖”“二维码陷阱”等10类高频风险。
(网络安全宣传进社区)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支起宣传展板,摆放着“反诈飞行棋”“网络安全知识转盘”等互动道具,转盘区标注着“钓鱼链接”“恶意软件”“隐私泄露”等常见风险,转中后志愿者会结合近期本地发生的案例详细讲解。
据统计,首日社区活动覆盖居民200余人次,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40%。伍璐翻看着志愿者记录的反馈表,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希望多讲手机支付安全”“想学怎么设置隐私权限”等需求,“接下来我们会针对性调整内容,把‘课堂’搬到小区里。”
烟酒店前:给“店铺商户”送上“防骗锦囊”
9月16日上午,祁阳市民生路的一家便利店里,店主朱大姐正对着手机皱眉:“小同志,我昨天收到一条短信,说我订的烟到货了,让点击链接确认收货,可我没订啊……”
志愿者罗舒宁接过手机,仔细查看后,立刻判断这是典型的“虚假订单”诈骗:“刘姐,正规烟草订单会通过您绑定的订货系统通知,绝不会发陌生链接,您看这个链接的网址可能是钓鱼网站!”
祁阳市局(分公司)的零售户中,85%是个体经营的小商户,其中不少是50岁以上的店主。他们日常使用手机订货、收款、联系客户,但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网络安全宣传进店铺)
“之前有位零售户因为点击了‘烟款补缴’链接,被骗了两万多元。”祁阳市烟草专卖局安全管理员刘凯说,“这次宣传周,我们专门针对零售户设计了‘店铺网络安全套餐’,从设备安全、支付安全到信息安全管理,逐一拆解风险。”
除了“一对一”指导,志愿者们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识别风险短信、如何在手机设置里开启“应用锁”保护隐私,并为每家店铺发放宣传折页,列出“订货系统只信官方渠道”“收款码妥善保管”等10条实用建议。
办公桌旁:为“终端设备”拧紧“安全链条”
在客户服务分部办公室,兼职网络信息安全员冯晨正趴在办公桌前,教客户经理周爱民检查电脑设置:“您的开机密码还是‘12345678’吧?得改成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 周爱民一边记笔记一边感叹:“以前总觉得基层岗位没人会关注,现在才知道,连Wi-Fi密码都能被坏人利用,差点出大娄子!”
这场覆盖全局的“网络安全体检”始于9月17日。由兼职网信员、志愿者组成的12人专项检查组,兵分3路深入机关各部门、客户服务分部、专卖办等6个办公点,对信息终端、网络设备进行“地毯式”扫描。检查内容涵盖:终端是否设置强密码、杀毒软件是否更新升级、移动存储设备是否启用加密等15项具体指标。
(网络安全检查)
针对检查中暴露的“短板”,分类制定整改方案:对弱口令问题,推行“每周随机抽查”机制,强制要求修改密码;对未安装定期杀毒的设备,统一设置自动查杀策略;对移动存储设备,加密登记备案,严禁未加密设备接入内网。
“以前总觉得‘单位网络很安全,没必要折腾’,现在才知道‘自己不设防,黑客钻空子’。”专卖办员工唐语芊边修改电脑设置边感慨。
从“查隐患”到“补短板”,从“练实战”到“促提升”,祁阳市局(分公司)的志愿队在内部网络安全攻坚行动中,累计开展专项检查2轮、整改隐患17项、组织应急演练1场,覆盖全员60余人次。
“网络安全不是‘外部压力’,而是‘内生需求’。”祁阳市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孙浪表示,“志愿者既是‘检查员’‘教练员’,更是‘战斗员’。通过他们的行动,我们不仅织密了内部安全网,更让‘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深入人心。”(熊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