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时间笔记》新书发布会“我的艺术经历和‘书’的关系”在北京地坛书市“地坛文化大讲堂”活动一区举行。作者张铁林先生,现场畅谈本书的出版过程与书中内容、画作背后的故事。
《时间笔记》作者张铁林现场畅谈
《时间笔记》以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画笔与文字的双重记录,展现了张铁林在表演艺术之外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文情怀。全书共12个篇章,从"少年往事"到"花甲之年",跨越五大洲的地理轨迹,收录了近50年的笔记、300余幅写生作品及部分未曾公开的影像,生动记录了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与时代变迁。
新书发布会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好书推荐官王梓主持
谈及艺术创作的起点,张铁林回忆道,未成年时他和周围的朋友们互相鼓励,编织理想的憧憬。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他开始了绘画创作。他还提到,在西安碑林旁长大的孩童期间,接触到的艺术家们给了他很深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奠定了他的艺术追求。
张铁林在分享会现场透露,书中大部分写生作品都与他的艺术生涯密切相关。他认为在忙碌的工作中坚持记录、创作,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随时随地的画画练习,能让自己更加关注生活细节,而这种关注又会反射到艺术创作和生活当中。借此,他特别提到书中偏爱的一部分,即1980年在重庆拍戏之余常去茶馆画速写的经历,后来他以这些速写为蓝本创作了约十米的长卷《巴蜀茶馆》,也收录在《时间笔记》中。
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别具匠心。张铁林表示,他特意要求将这本书设计得“有温度”,希望它不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他人生坐标记录。他指出,这些看似普通的流水账日常记录,经过50多年的坚持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见证。他希望通过个人的小视角,为社会的大记录提供参考,也为读者们创造出一个相互启迪、共同讨论的契机。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