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微风中透着一丝清凉,让人倍感舒爽。午后,在淄博市张店区黄家村,几位村民围坐在小广场的文化长廊里,一场精心准备的“普法小课堂”正在进行。
“今天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普法志愿者金鑫手持宣传单,一边把宣传单发给听众们,一边讲解道。
图为:志愿者向村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这是张店区烟草专卖局开展的“普法进乡村”系列活动现场之一,相较于传统的会议室讲座,志愿者们把普法课堂搬到了村口大街、小卖部和微信群,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村,送到家”。伴随着金鑫细致地讲解,村民们听地津津有味,法律知识悄然浸润心田。
“普法进乡村”系列活动不仅宣传法律法规,还向村民们宣传实用的民生政策和防诈骗知识,帮助村民们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大姨,您好,我是普法志愿者,买这么多肉馅,您是准备包饺子还是包子啊?”在小寨村棒棒小卖部门口,志愿者尉宁一边与村民王阿姨拉家常,一边把一份“防诈手册”递到她手上。
此时,正是小卖部的客流高峰期,志愿者们把握时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前来购物的村民们积极宣传养老保险、城乡医保等政策。不仅如此,他们还手把手帮助村民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结合“云养殖”“刷单返利”等真实案例讲解诈骗手段,提醒大家“诈骗手段千千万、保持警惕是关键”。
“如今这骗子的花样可真多,我们可真得小心了,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骗。一会儿回去,得让我家老头子也好好看看这些宣传手册!”听了普法志愿者尉宁的讲解,村民李阿姨颇有收获。
这种“唠家常”式普法宣传,打破了传统普法形式的局限,让生硬的法条转化为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实用知识,增强了普法的亲和力和时效性。
图为:志愿者向村民讲解防诈骗知识
“买到假烟该怎么办?今天分享一个短视频为大家答疑解惑,大家有时间可以和家人一起看看,有问题欢迎在群里留言。”傍晚时分,普法志愿者王宾在田家村零售户微信里新推送了一条普法视频链接。
“我们在微信群里推送的内容聚焦依法维权,主要想让大家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找谁、应该怎么办,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王宾表示,“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让法律知识传播更生动有趣、更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图为:志愿者和村民一同观看普法短视频
普法宣传更走心,法治意识更入心。下一步,张店烟草将坚持“法治烟草”建设主线,以农村群众法治需求为发力点,持续开展“普法进乡村”活动,真正把法律知识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农村群众法治意识,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赛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