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村的烟田里,翠绿的烟叶在微风中舒展,烟农们正忙着田间管护。这寻常的农忙场景背后,却因凤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阿拉烟叶生产收购站职工的一次紧急帮扶,多了几分暖意——他们用主动作为化解突发危机,让突发脑溢血偏瘫的烟农唐花兰一家渡过难关,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烟草行业“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变故突至:20亩烟田面临“无人管”的困境
5月,正值烟叶生产的关键时期。唐花兰像往常一样悉心照料着自家种植的20亩烟叶,这是全家全年的重要经济来源。但今年她的心里多了一份特别的期盼:2024年初,为提升烟叶质量,她自费建起一栋密集型烤房。刚开始使用新烤房时,她常向烟站的技术员请教烘烤技巧,技术员也常上门指导,从温湿度调控到烘烤曲线设置,手把手教她掌握这套新设备。
这份用心很快有了回报:当年收购季,凭借新烤房稳定均匀的烘烤效果,她烤出的烟叶质量显著提升,均价从2023年的每斤13元涨至15元,增收近万元。今年,她已能独立操作烤房设备,更熟练地调控参数,满心期盼着通过更精细的管理获得更高收入,眼看烟叶长势喜人,这份投入带来的希望正逐渐变为现实。
然而,命运却在此刻按下了“暂停键”:5月21日,唐花兰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医,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丧失了劳动力,连行走和语言表达都变得困难。唐花兰的突然倒下,让整个家庭的医疗费用压力骤增,更棘手的是,20亩烟叶刚进入旺长期,如今却面临着无人管理的困境,这不仅意味着这一年的收入将化为泡影,前期投入的资金也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面临烟叶撂荒的损失,解决烟叶种植收购难题成了当务之急。
精准帮扶:牵线专业代管,技术全程护航
了解到唐花兰因病无法照料烟田的情况后,阿拉烟站迅速响应启动应急帮扶。由烟站负责人牵头成立的专项帮扶小组第一时间入户走访,通过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唐花兰的病情进展及当前烟田管理的具体困难。
“张站,今年我不能继续种烟了,谢谢你们来看我……”病床上的唐花兰见到烟站帮扶人员,泪水止不住地流,声音微弱却难掩对烟田的担忧与不舍。帮扶小组负责人张正帆俯身安慰道:“花兰姐,您安心养病,烟田的事有我们。您一定要有信心,好好做康复,我们都等着你重新站起来!”临别时,唐花兰紧紧握住张正帆的手说:“张站,等我恢复好了,我还要种烟。”
(帮扶小组入户慰问唐花兰)
在慰问关怀的同时,帮扶小组也迅速梳理问题关键——烟叶合同与田间管理的衔接断层。阿拉烟站站长周奇宝表示:“我们不仅要解决合同履约的问题,更要确保烟叶长得好、烤得好,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损失。”一场围绕“保生产、稳收入”的行动迅速开展。
第一步是解决“谁来管”。帮扶小组承诺“烟田管理我们来跑”,主动对接村“两委”,通过村干部精准推荐,烟站牵线搭桥,促成同村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烟农代为管理烟田。在烟站全程见证与指导下,双方明确了烟田管理权责交接。这一安排既解决了唐花兰的后顾之忧,又确保了烟田管理的无缝衔接,让唐花兰一家吃下了“定心丸”。
第二步是解决“怎么管”。从大田管护到采收烘烤,烟站为唐花兰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档案,明确责任技术员全程跟踪服务,每个环节都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确保烟叶生产标准不降、品质不减。烟株进入旺长期,技术员每日到田监测长势,精准指导“打顶抹杈”时机,根据烟株密度提醒疏叶通风;发现叶片异常,立即查看土壤墒情,科学调整水肥管理;遇连续阴雨,冒雨排查排水隐患。采收期,技术员手把手教分辨成熟叶片,指导轻采轻放,细致讲解烘烤温湿度控制要点,连叶片颜色的细微差异都不放过,用专业守护保障烟叶品质。“他们比我还上心,下暴雨也来查看排水。”代管人感慨道。
(技术员下地查看烟株长势)
暖心结果:烟叶丰收在望,守护烟农希望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管护,唐花兰的20亩烟叶已全部完成采收与烘烤,金灿灿的烟叶整齐堆放在仓库内,预计总产值超5万元。“如果不是烟站同志主动帮忙跑前跑后,今年的烟叶肯定全完了!”唐花兰家属含泪表示。此次帮扶不仅解决了患病家庭的燃眉之急,更守护了20亩烟田的产出效益,让患病烟农家庭重拾种植信心,维护了烟农群体的切身利益。
(入户查看仓库内烟叶保管情况)
凤凰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阿拉烟叶生产收购站的帮扶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系统聚焦烟农急难愁盼,通过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台账、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方式,推出技术服务、困难救助等10余项服务举措,累计帮助100余户困难烟农化解生产危机、渡过生产难关。
金叶映初心,枝叶总关情。从抢抓农时保生产到纾困解难暖民心,凤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始终将烟农需求放在首位,用“田间脚步”丈量责任,以“技术护航”守护希望,让每一片烟叶都承载起烟农的生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作者:王奕昀 张正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