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暖银龄·留声映初心— 成都工业学院聆听心语宣讲团

2025-09-16 14:25:5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成都工业学院“聆听心坊”辅导员工作室于2025年7月组织“聆听心语宣讲团”走进成都市郫都区书院社区,在原有“暖心服务常伴·留声聆听老年心”志愿服务项目基础上,开展了为期1

成都工业学院“聆听心坊”辅导员工作室于2025年7月组织“聆听心语宣讲团”走进成都市郫都区书院社区,在原有“暖心服务常伴·留声聆听老年心”志愿服务项目基础上,开展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留声机+心理+社区”的创新模式,精准服务“996家庭老人”。

一、 精准对接:聚焦银龄心声,夯实服务基础

工作室紧紧围绕《“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重点关注“996家庭老人”(即子女因工作长期不在身边的老年群体)的精神关怀需求。依托四年来累计开展50余场活动、服务超8000人次的扎实基础,团队通过问卷和智能留声设备梳理出三大核心需求:情感缺失(68%的老人日均独处时间超过6小时)、数字鸿沟(82%的老人曾遭遇通讯诈骗)、健康焦虑(75%的老人有较强的身心调适意愿)。团队创新构建“家庭—高校—社区”三方协同机制:高校提供心理及智能制造专业技术支持,社区负责搭建活动平台与组织保障,子女则通过“云留声”实现远程亲情补给和情感互动。

为真正走进老人生活,团队开展了“留声送暖意,耆老沐春风”入户关怀行动。志愿者们统一着装,手提爱心物资,逐户走访,细心询问老人的居家安全状况、文娱偏好及对社区服务的建议。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留声机有效解决了老年人“想说却不会写、不敢说”的表达困境,真实记录下他们未被倾听的心声。老人们从最初对设备的好奇,逐渐转变为信任与依赖,“就盼有人说说话”这样朴素的心愿,也随着语音数据传至云端。

针对老年人普遍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团队联合社区举办了“智能助老·防诈护家”专题培训。通过“讲解+演示+手把手教”的方式,重点培训智能手机基本应用与防诈骗知识。团队总结了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等五类常见骗局,结合实际案例解析诈骗手法,传授“一停二问三拒绝”的反诈策略,助力老人筑牢技术与心理的双重防线。现场“反诈小考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一位老人感慨道:“以前总不敢用手机,现在不光会用,还知道怎么防骗了,心里踏实!”

二、科创启思:探访未来科技,激发助老灵感

在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前,为汲取前沿理念、拓展创新视野,宣讲团专程赴成都科幻馆开展科技研学。馆内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科技文献及科学家精神展区,为团队成员提供了跨界学习的机会。大家亲身体验并深入讨论科技如何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回应其情感与精神需求。此次活动深化了队员们对“专业服务社会”的理解,激发了科技赋能养老的创新思考,为后续探索智慧助老新路径打下基础。

三、乐龄融情:银龄舞动展风采,代际同心传温暖

为丰富社区长者精神文化生活,宣讲团联合书院社区开展“银龄舞韵·邻里同乐”展演活动。以舞蹈为纽带,搭建老少互动平台,吸引50余位老人积极参与、近200位居民现场观看。

活动前期广泛招募小志愿者,为项目注入童真活力。现场设置“代际同趣”游戏区和“银发风采”展示环节:传统套圈游戏笑声不断,童声歌舞与长者整齐舞步交相辉映,展现不同年龄段的活力与风韵,带动全场共鸣。

活动同步开展“996家庭”养老需求问卷调研,倾听居民真实声音,精准识别服务短板。整场活动在温馨欢快的气氛中落幕,不仅增强社区凝聚力,也深化团队对老年群体精神世界及代际互动重要性的理解,为后续开展“一老一少”精准服务奠定实践基础。

四、薪火传承:踏访元帅足迹,红色润心育新苗

为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效,团队在社区举办“聆听红色往事·接续奋斗征程”老党员故事分享会。通过影像资料、PPT展示、互动问答及红色读物分享,生动呈现党的辉煌历程与老党员们的奉献人生。现场交流踊跃,老党员的寄语如明灯,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

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爱国实践,成功搭建社区红色传承桥梁,增强亲子沟通,厚植家国情怀,为团队深化红色家教融合探索积累了经验。

五、非遗创新:巧制养生艾锤,传承健康智慧

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创新健康服务形式,聆听心语宣讲团走进书院社区,匠心独具地策划并开展了“巧锤健体,颐养身心”艾草养生锤手工制作活动。此次活动巧妙融合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健康理念,为20余位社区居民带来一场兼具趣味性、实用性与文化传承意义的创新体验。

团队成员化身“健康使者”,活动前精心研习线上教程与中医养生知识,活动中细

致讲解艾草的功效,并手把手指导居民制作:铺展艾草、棉布包裹、细绳捆扎、固定木柄,一步步清晰演示。活动现场温馨而活跃,居民们兴致盎然地动手实践,王阿姨欣喜地表示:“孩子们教得真细致,这下在家也能自己保健了!”小小艾草锤不仅成为实用的健康工具,更成为连接青年学子与社区居民、传递健康知识与非遗文化的创新载体。

六、心灵工坊:绘聚曼陀罗,静绽内心情

为关注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特别是“一老一少”群体的心理调适需求,团队成功开展了“曼陀绘韵 心绽芳华”曼陀罗绘画活动。活动伊始,指导老师介绍了工作室职能并普及了基础心理健康知识,通过问答互动激发参与者兴趣。

随后,“快乐抖一抖”破冰游戏欢乐开场,现场笑声不断,有效释放压力。在“情绪盲盒”环节,参与者们在老师引导下识别情绪,将快乐传递,将消极情绪投入盲盒,为后续创作铺垫。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曼陀罗绘画环节正式开始。参与者们,尤其是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在画纸上自由创作,用绚丽的色彩勾勒心中图案。绘画结束后,指导老师凭借专业知识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点评,解读背后隐藏的情绪,引导大家更好地认识内心世界。此次活动将心理健康知识与趣味活动、艺术创作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居民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七、结语:青春伴银龄,温暖不止步

为期15天的“暖心服务常伴·留声聆听老年心”社会实践顺利结束,“聆听心语”宣讲团在服务与反思中不断成长。团队立足国家老龄战略,精准回应“996家庭老人”精神诉求,以“留声机+心理+社区”创新模式,实施科技赋能、代际共融、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等多维活动,切实缓解了“情感孤岛”、“数字鸿沟”与“健康焦虑”问题,在服务“一老一少”、促进社区和谐、弘扬优秀文化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本次实践凸显政策引导、科技助力、文化润心、代际共鸣的综合服务效应,为提升社区老年生活品质、营造温暖包容的社区环境注入青春动能。居民们的肯定与建议,是对团队努力的最佳回馈,也为未来服务优化指明方向。团队将持续丰富服务内涵与形式,增强社区凝聚力,强化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效能,拓宽连接心灵的温暖桥梁。

家庭和睦、社区文明、社会和谐是国家发展的坚实根基,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奉献精神与创新意识,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聆听心语”宣讲团将永葆服务初心,传承文化,弘扬新风,以青年智慧与热情,为建设温暖、文明、充满活力的美好家园贡献光与热。

图7为聆听心语宣讲团成员和参加活动的社区家庭的合影

(作者:作者:高晓玲 胡晓燕 张兴茹 王锐 赵艺轩 钟伟吉 张立 李茹意 高佳莹 阿布呷呷 张棋桢 曾鹏 刘铮 李帛桥 李王凤 吴世豪 崔俊杰 邓宇希 何奕文及四川省名辅导员工作室聆听心坊辅导员工

作室家庭教育实践团全体成员)

项目资助:2022年度成都工业学院思政工

作精品项目:“正心树德凝识聚力”基

与聆听心坊辅导员工作室的大学生心理健

康核心素养提升模式探索。“教育家精神赋能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研究(114/245152)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