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海大学“富平柿饼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以“‘柿’业兴乡,富平领航”为主题,通过走访产业基地、访谈政府部门与企业代表、发放问卷等方式,全面剖析富平柿饼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智慧。
科技赋能全产业链,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在湾里村柿子未来工厂,自动化生产线覆盖清洗、削皮、烘干等环节,每小时可处理数百公斤柿果,效率较人工提升三倍。工厂还创新开发柿染工艺,将次等柿子转化为天然染料,制成变色布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大方天玺农业产业园则探索“太空育种+现代加工”模式,依托太空育种基地培育优质柿果,打造标准化加工车间,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调研团还与园区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为校企合作开辟新路径。
图为调研团对大方天玺农业产业园授牌。
此外,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直播电商拓展市场,以“流量”带动“销量”。销售人员不仅推介产品口感,更讲述柿饼背后的乡村故事,增强消费者文化认同,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合作社层面,大福合作社开发柿子酒等衍生品,和红鑫合作社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带动农户增收。“合作社教我们科学种植,柿子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收入也翻了一番!”受访农户表示。
文化传承厚植底蕴,柿树见证千年乡情
在富平县中国柿博物馆,调研团了解到一棵千年柿树“凌霜侯”的故事,它见证了柿子与当地百姓生活的深度交融。博物馆通过展陈、民间故事和节庆活动,系统梳理柿子起源与富平栽培历史,展现产业从传统种植到现代规模化的变迁。
“文化是产业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调研团队长感慨道。富平将柿子作为文化符号,通过博物馆、节庆活动等形式,赋予产业深厚内涵,为柿饼产业注入持久动力。
问卷访谈聚焦需求,多维认知助力产业升级
为全面了解产业痛点,调研团设计问卷面向农户、消费者及企业代表发放,回收有效问卷数百份,并开展多场深度访谈。结果显示:农户关注种植收益与技术支持,企业侧重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消费者则重视产品品质与文化附加值。这一差异为产业精准升级提供了数据支撑。
图为调研团和企业代表访谈。
青年实践书写担当,调研成果反哺乡村
“这次调研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团队成员表示。调研结束后,团队将整理形成《富平柿饼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并通过宣讲、短片制作等方式分享成果。河海大学指导教师指出,青年学生深入一线,既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为地方产业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调研揭示了富平柿饼产业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传承为纽带的乡村振兴模式。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土,以行动诠释担当,书写了新时代青年与乡村共成长的生动篇章。(陈卓、强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