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金叶铺就青云路,寒门“双好”耀山乡

2025-09-09 09:51:0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云雾常年缠绕着武陵山脉,把湘西凤凰县禾库镇的龙角村搁在山坳间。这里的美,藏在青瓦木楼与石板路的古朴里;这里的难,藏在世代人“靠山难养山”的叹息里。而如今,坡地上那片沉甸甸的金黄烟叶,和农家院

云雾常年缠绕着武陵山脉,把湘西凤凰县禾库镇的龙角村搁在山坳间。这里的美,藏在青瓦木楼与石板路的古朴里;这里的难,藏在世代人“靠山难养山”的叹息里。而如今,坡地上那片沉甸甸的金黄烟叶,和农家院落里那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正打破这份沉寂,共同谱写着一段关于改变与希望的故事。

归乡,匠心烤烟筑基石

二十一世纪初的龙角村,年轻人多半要走出去。龙加德夫妻也不例外,背井离乡在遥远的城市工地和流水线上打拼。微薄的收入勉强支撑着家计,却无法填补与孩子长久分离的思念与缺憾。几番挣扎,一个充满爱与勇气的决定诞生了:回家!

归乡,意味着直面依旧清贫的家境。坡地种玉米仅够糊口,养猪风险又大,到底靠什么撑起家?村里的老支书找上门:“试试种烤烟吧?县烟草公司这几年在咱们村推新技术,只要肯下功夫,收入比外出打工稳当。”他们半信半疑地跟着去看收购场地,看着乡里乡亲对着收购票据喜上眉梢,便打定主意:用双手“烤”出一条出路,更“烤”出孩子的未来。这个决定,承载着远超生计的意义。

从零开始学种烟,对毫无经验的夫妻俩而言,难如登天。好在烟草站的技术培训成了他们的“救命课”,每次培训夫妻俩都是最先到,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精准施肥、绿色防控这类要点。到了纸上知识落到田间的实践阶段,烟草站技术员便成了他们的“移动导师”,从移栽的株行距标准到打顶抹杈的时机与方法,再到烘烤的温区把控和烟叶初分的分拣技巧,技术员把一套规范化的技术体系拆解成通俗易懂的要领,反复向他们讲解科学种烟的逻辑,还常叮嘱“每个环节都得按技术来,烟叶质量才稳”。正是这份来自凤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支持,让这对零基础的夫妻,慢慢摸到了种烟的门道。

2019年,夫妻俩种烟40亩,交售烟叶4300多公斤,收到第一年烟款十二万余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夫妻俩仍记忆犹新:“烟款到账第二天我们就往镇上赶,在文具店给儿子挑了个新的书包,想着咱儿子龙庆以后上学的费用,就靠这些‘金叶子’稳稳托着咯。”

追光,寒窗砺剑跃龙门

龙庆总说,自己的书里藏着烟叶的香。

从他趴在矮桌上写作业起,鼻尖就常萦绕着这种独特的气息——有时是鲜烟叶的青涩,有时是烤房里飘来的醇厚。抬头望出去,有时是父亲正弓着腰在烟垄里除草,露水把裤脚浸得透湿;有时是母亲正坐在门槛上分拣烟叶,指尖被烟草染出洗不净的黄。

(龙加德一家与今年新烤的烟叶)

他太清楚父母的辛苦是为了什么。当年爸妈从城里回来,放弃了能快速挣钱的活计,奋斗的阵地。没有辅导班,就反复咀嚼课本,勤做习题,虚心求教。山村的夜,寂静而漫长,唯有他的读书声与窗外虫鸣相伴。优异的成绩,是他能想到的对父母艰辛最好的报答,也是他实现当上老师帮更多山里孩子闯出去的志愿的最好路径。

星光不负赶路人,今夏捷报越重山。2025年,龙庆以564分的优异成绩,被吉首大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龙庆跑回家时,父母正把刚出烤房的烟叶摊在竹席上。金黄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像铺了层碎金子。他把通知书往烟叶中间一放,红色的封皮衬着金色的烟叶,晃得人眼热。“爸妈,我考上大学了!”父亲没说话,只是拿起一片烟叶,又看看通知书,黝黑的脸上,笑容比烤房里的烟叶还要灿烂。

这场金叶与金榜的完美邂逅,是物质支撑与精神成就的双重丰收,更是土地与梦想的庄严对话。当烟叶的金黄与通知书的红在阳光下交相辉映,映出的是一代代人对“改变”的接力——父母以“烤好烟”诠释着无言的大爱与担当,孩子以“考好学”回应着深沉的感恩与责任,这份代际间的默契传承与双向奔赴,是这个寒门家庭最厚重的底蕴,也是“寒门出贵子”时代佳话最生动的诠释。

(龙庆与录取通知书合影)

反哺,薪火不息向未来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即将展翅高飞的学子,始终保持着山里娃的淳朴与感恩。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家中那一房房品质上乘的金黄烟叶,和自己手中这张通往未来的通知书,血脉紧紧相连——它们都是父母用同一种“匠心”与“汗水”浇灌出的硕果,是烟草公司用专业指导铺就的坚实阶梯,更是“爱”与“奋斗”滋养出的双生花。

烤烟季,是烟叶由绿转黄的关键季节。龙加德在烤房旁搭起简易床铺,日夜守着温度表与烤房火候,这方寸之地也成了龙庆践行感恩的课堂。闷热如蒸笼的烤房边,烟草站技术员常蹲在那儿,细致指导:“鲜烟叶得按成熟度、大小筛,这样烤出来成色才匀。”龙庆便一丝不苟地跟着学,和父母一起,把鲜烟叶精细分类,再均匀、整齐地绑上烟杆。

等承载着全家希望的金灿灿的烤后烟叶出炉,更精细的分级挑选紧接着开始。技术员又会过来教他们辨烟叶:“看颜色、油分,还有叶片长度,这样分级才准。”龙庆就和父母围坐在一起,凭着日常积累的眼力,也借着技术员的指点,仔细辨别每一片烟叶的特征,将其分类,盼着家中烟叶能获得最公允的等级、最理想的定价。这些亲力亲为的劳动,让他刻骨铭心地体会到父母“烤好烟”背后,那惊人的艰辛、蕴含的智慧,还有如山般的责任,也更深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箴言。同时,他打心底感激烟草公司,要不是技术员一次次耐心指导,家里的烟叶也难有这般好成色,自己的求学路或许也没这么顺畅。

(龙庆学习烟叶初分)

“烟烤得好”,是这家人对生活的承诺。“烟烤得好”撑起了孩子的书桌,也撑起了一个家的底气。“孩子考得好”,是这家人对未来的回答,是一个学子的成长,更是一个家庭精神的延续。这“双好”成就,是烟农汗水与烟草帮扶的结晶,是亲情奋斗与行业担当的和鸣;这“双好”成就,绽放出改变烟农命运、照亮家庭前程、助力乡村振兴的绚烂之花;这“双好”成就,让“烟叶兴、烟农富、乡村美”的愿景在携手同行中变为现实。(作者:姜钰涵)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