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县城区南阳路的烟火街巷中,年过花甲的李大爷与屈阿姨经营的烟酒百货店,已默默陪伴街坊邻里二十余年。老两口以实在的货品、暖心的服务,攒下满巷好口碑。可随着周边新式便利店、连锁超市陆续出现,老店陈旧的模样与经营模式,渐渐跟不上大家的需求,往日热闹的铺面也慢慢冷清下来。
旧店蒙尘客稀落,花甲伉俪愁难眠
曾是街坊常聚的小店,如今狭窄局促:货架蒙尘、商品杂乱,寻物如闯迷宫;昏黄灯泡透着暗光,斑驳墙面似刻满岁月皱纹,过道被货物挤得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老顾客常念叨:“老李啊,店收拾亮堂些,逛着才舒坦。”李大爷与屈阿姨急在心头却束手无策——一辈子守柜台卖货,对装修、陈列一窍不通。眼看附近新店生意红火,自家店铺却门可罗雀,老两口愁得夜不能寐。
甘当学徒苦钻研,老铺焕貌引客来
转机藏在当地烟草公司“终端提质”计划中。客户经理带来附近其他老店改造后的照片,老两口望着焕然一新的铺面,眼前一亮,心中重燃希望。于是客户经理为老两口量身定制方案,并鼓励道:“大爷大妈,别怕,我手把手教你们,定能让咱店重焕生机!”这番话如一束光,驱散了两人心中的迷茫。
从此,他们甘愿当起“老学徒”。李大爷备上笔记本,密密麻麻记下陈列要点,对着店铺平面图反复琢磨布局;屈阿姨用手机存下样板图,对着货架逐件调整商品——从往日随意“堆货”,到如今按色彩、价格精心搭配,背后是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
硬件改造时,夫妻俩全程参与。老旧货架换成透亮的新展架,商品整齐有序排列,仿佛在列队欢迎顾客;昏黄的灯泡升级成了明亮的LED灯,整个店铺瞬间变得敞亮温暖,宛如冬日里的暖阳;斑驳的墙面刷成洁白底色,贴上与街坊的合影,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满满的烟火温情;店门口装上醒目的灯箱,夜幕降临时,成为老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聚集人气,他们还在店门口的马路平台上,摆上色彩鲜艳的小桌椅,供街坊家的孩子在此画画、做游戏,家长们则可在旁边照看孩子,顺便歇歇脚;同时,推出免费充电、供应茶水、出借雨伞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将那份暖心的关怀真正落到了实处。
盈利攀升乐开怀,桑榆生活添新趣
改造后的小店彻底换新颜,分区货架似整齐琴键,明码标价的商品如透明诗篇,干净明亮的环境像温馨港湾,户外休闲区更成了“人气磁石”——家长接送孩子时会来小坐,孩子嬉笑间,家长顺势进店逛逛;就连路过充电、借伞的人,也常被店内环境吸引,顺手买走烟酒、零食。老顾客进门惊叹:“这还是以前的老店吗?太舒心了!”不少年轻人也被吸引,成了新顾客。
如今,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30%左右,夫妻俩笑容灿烂,全是满足与期待。虽每日忙碌,既要顾店又要照看孙辈,却觉得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暮岁勤学舞翩跹,静享流光甜似饴
傍晚,小店依旧热闹。若顾客不多,屈阿姨便笑着对李大爷说:“老头子,你看着店,我去广场活动活动。”李大爷乐呵呵应着:“去吧,跳完早点回。”周末不忙时,屈阿姨跟着视频学做新菜,李大爷在旁打下手,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孙辈叽叽喳喳讲着学校趣事,满是温馨幸福 。
“以前觉得年纪大了就该‘认命’,现在才知道,肯学习、敢改变,日子能过得这么有滋味!”屈阿姨的笑容如春日阳光般温暖。无论经营生意还是过好日常,愿意跳出“老套路”,用学习给生活“焕新”,平凡烟火里,总能酿出不一样的甜。(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