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暑运交出亮眼答卷:民生温度与经济动能双向奔赴

2025-09-04 10:10:1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8 月 31 日,为期 62 天的 2025年铁路暑运落下帷幕。这份镌刻着 “历史新高” 的成绩单格外振奋人心: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9.43 亿人次,同比增长 4.7%;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 7.02 亿吨,同比增长 4.8%。

8 月 31 日,为期 62 天的 2025年铁路暑运落下帷幕。这份镌刻着 “历史新高” 的成绩单格外振奋人心: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9.43 亿人次,同比增长 4.7%;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 7.02 亿吨,同比增长 4.8%。客货两旺的背后,是铁路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坚守,是运输组织与服务品质的协同升级,更折射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强劲活力。

旅客运输的 “量质双升”,勾勒出民生出行的幸福图景。暑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 11330 列,同比增长 8%,这份运力加码的背后,是对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从京哈高铁京沈段的高标运行,到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线新站的能力释放,再到 12306 大数据驱动的动态调图,热门时段、热门方向的运力缺口被精准填补。应急客车与乘务人员的储备,让局部突发客流不再 “难行”;公益性 “慢火车” 的持续开行,为边远地区群众留住了出行暖意;348.4 万人次外籍旅客的输送量,则彰显出中国铁路服务对外开放的包容姿态。1988 万张学生票的顺利发售,更让学子返乡返校之路少了奔波、多了安心。

“铁旅融合” 的创新实践,为消费市场注入澎湃动能。579 列旅游专列的开行,让 “坐着火车去旅行” 成为暑运新风尚。哈尔滨东至抚远的边境风情、昆明至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南北疆的壮美风光,在 “昼游夜行”“快旅慢游” 的模式下被串联成线;“齐鲁 1 号”“大河之南号” 等特色专列,将地域文化与旅行体验深度融合,打造出 “旅游列车 +” 的消费新场景。跨境游同样亮点纷呈,广深港高铁 616 万人次的跨境输送量、中老铁路 3.5 万人次的跨境客流,再加上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的稳定运行,让 “跨境避暑”“跨境研学” 成为暑期消费新热点,为旅游经济、银发经济添薪续力。

货物运输的 “保供稳链”,筑牢国民经济的运行根基。面对迎峰度夏的能源需求,大秦、浩吉、瓦日、唐呼等煤运通道开足马力,2.43 亿吨电煤的精准输送,让全国 371 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 25 天以上,为工业生产与居民用电撑起 “安全伞”。粮食、化肥、抢险救灾物资的 “绿色通道” 高效运转,全程盯控的运输保障,确保民生刚需物资 “运得出、送得快”。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的稳定开行,持续提升口岸运输效率,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提供了铁路支撑。

汛期里的 “安全守护”,彰显出铁路部门的责任担当。暑运恰逢 “七下八上” 防汛关键期,面对华东、华北、东北等地的 8 轮强降雨及 4 个台风的侵袭,铁路部门发布预警 355 次,50 万余人次巡查看守人员奔赴一线,用脚步丈量安全;通过停运、限速、迂回等科学调度,主动规避风险;及时发布列车动态、便捷办理退票改签,用细致服务安抚旅客情绪。这份 “零重大安全事故” 的答卷,是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的生动实践。

从旅客出行的 “便利度” 到消费市场的 “活跃度”,从能源保供的 “稳定度” 到汛期运输的 “安全度”,2025年铁路暑运交出的不仅是一组组数据,更是一份关乎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的责任答卷。这条钢铁大动脉,正以更强劲的运力、更优质的服务,在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的征程中,持续书写着新的担当。(陈璘玮)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