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广西师范大学“青衿之治”社会实践团队一行4人,带着观察基层治理、感悟青春担当的使命,抵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启了为期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此行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力量,通过深度访谈青年干部、沉浸式参与采茶劳动,探寻侗乡发展的内生动力与青春密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干部是其中最富活力的“生力军”。抵达三江后,“青衿之治”团队将调研重心放在了对当地青年干部的深度访谈上。队员们深入林溪镇程阳八寨、高友村和独峒镇平流村的乡镇政府、村委会,以及扎根乡村的创业基地,与数十位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80后”、“90后”青年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返乡创业青年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团队成员访谈高友村副主任
调研采用结构化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队员们精心设计了涵盖职业选择动机、工作挑战与机遇、对乡村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个人成长与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的问卷与访谈提纲。通过这些的真诚对话,团队深入了解了青年干部们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等领域的真实工作状态、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他们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案与炽热的乡土情怀。一位平流村的年轻驻村干部在访谈中动情地说:“就是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乡民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看到大家的笑容,再累也值了。”这些第一手的鲜活素材,为团队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以及青年人才的担当作为提供了宝贵视角。
团队成员了解青年干部与乡村状况
为更真切地感知侗乡产业脉动,体验农耕文化,“青衿之治”团队走出办公室,走进生机盎然的茶园。在独峒镇平流村,队员们戴上斗笠,背上茶篓,化身采茶工,在经验丰富的侗乡茶农指导下,学习辨别茶叶嫩芽、掌握采摘技巧。指尖在茶树上翻飞,汗水浸湿了衣裳,但队员们热情高涨,与农户们边劳作边交流。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农活体验,更是与土地、与乡亲建立深厚情感联结的过程。”团队成员在劳作间隙分享道。通过与茶农同劳动,队员们零距离了解了三江茶叶的种植标准、采摘要求、管护成本以及茶农的日常辛劳与收入状况。在休息时,队员们围绕茶叶品质提升、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等话题,与茶农和合作社负责人展开了热烈讨论,尝试用在校所学的知识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也深刻体会到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与农户交流
此次三江之行,“青衿之治”团队以“青年对话青年”的独特视角和“俯身田间”的实践精神,进行了问卷发放与深度访谈,形成了一批珍贵的访谈记录和调研笔记。这次实践让青衿之治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正是青年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大舞台。三江的青年干部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同时,茶园里的汗水也让我们明白,任何美好的蓝图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我们将认真梳理关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特色产业(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调研成果,形成报告,希望能为侗乡的振兴贡献我们‘青衿’的思考和力量。”
团队成员在高友村的合影
广西师范大学“青衿之治”团队的三江侗乡实践,是一次深入基层的国情教育,也是一场生动的青春思政课。他们用脚步丈量侗乡热土,用耳朵倾听青年心声,用双手体验劳动艰辛,不仅增进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更在实践中砥砺了意志品格,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支年轻的队伍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关注三江发展,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广西师范大学 易佳丽 龚德康 朱治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