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长,我片区的一位零售户刚才来电,预计十点钟到站,她想咨询财产继承方面的问题。您看是否可以联系张律师,请他到法律咨询室来为客户提供解答服务?”
“行,我来与张律师对接安排。”
……
这样的对话,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基层服务站并不少见。近年来,该局(分公司)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要求,积极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多方力量,在各基层服务站设立“蓝光”法律服务驿站,通过多方协同、资源整合,为零售户和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真假烟鉴别、投诉指引等多元化志愿服务,切实打通法治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租赁纠纷、宅基地矛盾,还是经营中涉及的合同履约、货款拖欠等法律问题,以往群众面临这类事务常感到求助无门、束手无策。而现在,“蓝光”法律服务驿站成了他们身边最便捷、最可靠的专业“参谋”。
驿站设立初期,不少周边商户和居民心存疑虑:“法律服务免费?那靠谱吗?”“非专业机构,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一时间,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
图为蓝光驿站坐班律师为零售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零售户刘先生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驿站。
“真没想到,驿站这么快就帮我理清了老大难问题!全程免费,工作人员态度热情、解释专业,让我心里一下子亮堂了。”刘先生感慨地说。
一传十,十传百。刘先生的亲身经历,悄然打消了大家的顾虑。越来越多零售户和居民带着涉及劳动争议、婚姻家事、消费维权等各类法律问题,主动走进驿站寻求帮助。
图为蓝光驿站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
随着咨询人数日益增多,驿站在功能设置上不断细化,逐步划分出法务咨询区、司法服务点和卷烟鉴别角,并同步公开服务电话,推出法律“电话问诊”服务,实现线上答疑“随拨随通、有问必答”,既省去群众奔波之累,也大幅提高了服务响应效率与满意度。
自启动以来,“蓝光”法律服务驿站已累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97人次,精准解答多项民生类法律诉求;组织开展专题服务活动15场、法治讲座10场,覆盖人群广泛;服务团队还主动走进社区、深入乡村,完成入户走访130余户,同步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发放《民法典》读本及其他普法资料900余份,有效推动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在多方协同、持续努力下,“蓝光”法律服务驿站正稳步朝着集“服务便民、执法为民、宣传惠民”于一体的综合型平台目标迈进,持续为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打造基层法治建设亮丽品牌注入新动能。(陈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