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30日,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兰州城市学院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尼傲乡尖尼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一行10人,前往甘南迭部尼傲乡尖尼村和陇南宕昌哈达铺镇,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师范生专业优势,宣传推广普通话,弘扬红色文化,赋能民族地区乡村语言振兴,筑牢强国语言基石,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一、讲好党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前往宕昌县哈达铺红色长征纪念馆和迭部县尼傲乡尖尼村,开展以“讲党史 感党恩”为主题的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大学生带领小学生“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二、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发挥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书写、艺术、语言、教学技能专长,开展“拼音王国”“绕口令”“断句大挑战”“藏汉双语你说我猜”等普通话教学活动和软笔、硬笔书写规范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学好、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一字一句描绘花木虫鱼,一笔一画书写河流山川,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三、“推普盲盒”,趣味挑战
精心设计“推普盲盒”,每个盲盒中均设置了不同的推普任务,例如用普通话表演一段小品、朗诵一首诗歌、开展一次模拟采访等。村民抽取盲盒并完成相应任务后,评选“我是小小推普员”。与此同时,邀请村民将任务完成过程拍摄成视频分享至社交平台,并带上特定话题,以吸引更多人关注推普活动以及乡村发展。
四、深入宣讲,广泛调研
深入祖组卡村、代玉卡村、西尕卡村、亚日卡村、东尕卡村、甘善卡村、苏路卡村、库地卡村、牛拉卡村、雷玉卡村等10个自然村,宣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发放《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300余份,调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积极倡导时时讲普通话,处处写规范字,让普通话成为促进交流的纽带,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催化剂。
五、线上线下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线下调研,宣讲推广;线上创建“兰城院赴尼傲乡尖尼村推普团”公众号,“兰城院赴甘南迭部推普团”微博、小红书和抖音账号,原创推文40余篇,阅读量千余人次,为民族地区搭建起国家通用语言的沟通桥梁,实现信息增能、教育增能,助力乡村振兴。
本次大学生暑期推广普通话社会实践活动,是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具体呈现。下一步,教育学院将继续发挥小学教育专业乡村定向师范生专长,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实践活动,探索“社会实践+专业特色”常态化协作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助力乡村振兴。 (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