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推动高校社会实践、促进美育普及及校社协同育人的相关精神,七月骄阳似火之际,新疆政法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乐润童心社会服务践行团”,一行12人在学校老师带领下,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玫瑰苑社区,开启三下乡社会服务之旅。这支青春力量以美育为笔,在社区儿童暑期生活里,精心绘就多彩成长画卷 ,用专业与热忱践行高校学子服务社会、滋养童心的使命。
美育启程:多元课程播撒艺术种子
践行团抵达玫瑰苑社区后,迅速围绕“培养儿童美育”目标,搭建起多元课程体系。钢琴教学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耐心导师。从基本指法教起,带着孩子们触摸琴键、感知旋律,让钢琴这一经典乐器,成为打开音乐世界的钥匙。孩子们从最初的生涩弹奏,到逐渐能流畅演绎简单曲目,指尖流淌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对音乐美的初体验。
奥尔夫音乐教学则将欢乐与创意拉满。志愿者们带领孩子玩音乐游戏,利用打击乐器、身体律动传递节奏魅力。在“声音探险”环节,孩子们用拍手、跺脚、敲击日常物品,创造独特声响,在互动中理解音乐的韵律与协作,让艺术不再“高冷”,成为触手可及的欢乐源泉。非遗手工制作课程里,志愿者引入当地特色非遗技艺,手把手教孩子们折纸、剪纸、制作传统手工艺品 。一折一剪间,非遗文化的传承密码被解码,孩子们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也激发了动手创作的热情,让传统文化美育在社区落地生根。
创意实践:自制表演服,绽放舞台光彩
活动后期,践行团策划了一场特殊的“美育成果验收”——创意表演。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白T恤,作为“创作画布”。颜料、画笔就位,孩子们化身“小设计师”,用色彩、图案抒发内心创意。有的绘制音乐符号,呼应学习的旋律;有的勾勒非遗图案,延续手工课的文化记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表演服,成为孩子们美育实践的“作品名片”。
表演当日,舞台成为梦想绽放的天地。孩子们身着自制表演服,自信登台。钢琴独奏的孩子,用灵动指尖诉说音乐故事;奥尔夫音乐表演队伍,以欢快节奏点燃现场氛围;合唱《少年中国说》时,稚嫩童声传递家国情怀,感染着台下每一位观众,孩子们的父母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这场表演,不仅是艺术技能的展示,更是美育滋养下,儿童自信、创造力的生动彰显,社区礼堂里的掌声与欢呼,是对“乐润童心”成果最生动的肯定。
温暖收尾:礼物与陪伴,延续美育力量
活动最后,志愿者为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些礼物,或是艺术画册、或是小型乐器,承载着对孩子们持续探索美育的期许。在合影环节,孩子们与志愿者并肩而立,灿烂笑容定格成这个夏日最温暖的画面。
此次三下乡社会服务,新疆政法学院“乐润童心社会服务践行团”以美育为核心,通过钢琴、奥尔夫音乐、非遗手工等课程,为玫瑰苑社区儿童搭建起艺术成长平台。他们不仅传授艺术技能,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美育的种子,让艺术陪伴成长、文化滋养童心。这是高校学子践行社会服务责任的生动实践,也为校社联动开展儿童美育工作,提供了“以专业赋能,用爱心陪伴”的优秀范例。
未来,期待更多高校力量注入基层美育,让艺术之花在更多社区儿童的成长路上,绚丽绽放,以美育赋能童心,助力新时代少年全面发展,让“乐润童心”的温暖故事,在更多地方续写篇章 。
作者:乐润童心社会服务践行团 高梦茹
拍摄者:乐润童心社会服务践行团 张鹏玲 吴丫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