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县白鹤镇东浪村广袤的烟田之上,一场由科技引领的变革正悄然绽放,为传统烟草产业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房县烟草专卖局以创新为笔,绘就了一幅物联网智控烘烤与无人机运输交相辉映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智控烘烤添锦绣,烟叶提质谱华章
晨曦初照,一块块烟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一片片翠绿的烟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走进房县烟草专卖局白鹤收购点的烘烤场地,一座座现代化的烘烤房整齐排列,彻底颠覆了传统“黑烟囱”的形象。在这里,物联网技术赋予了烘烤过程智能化灵魂。
“传统的烘烤方式,全靠经验和感觉,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烟叶的品质,容易造成“烤青”或“烤焦”。”烘烤技术能手李师傅介绍道,“而现在,有了物联网智能烘烤平台,我们可以精确控制每一个烘烤阶段,让烟叶的品质更加稳定,等级也更高。”
走进田垄边,只见一排排智控烤房正忙碌地工作着,它们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烤房内连接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调整烘烤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确保每一片烟叶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完成蜕变。
图为技术员检测维护烤房传感器。王哲铭摄
物联网智能烘烤平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烘烤效率,更实现了烘烤过程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烟农和技术员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远程监控烘烤进度,及时调整烘烤策略,确保每一批烟叶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这个平台真是太方便了!”烟农李大妈兴奋地说,“我现在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烘烤情况,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整夜守在烤房前了。”
图为物联网智能烘烤平台历史数据展示。朱文静摄
银翼穿梭织天网,物流焕新启云程
如果说物联网智能烘烤平台的运用,是烟叶内在品质的飞跃,那么无人机运输是破解山地运输桎梏的腾飞之翼,以银翼穿云之势,织就烟叶种植的天路网。
“以前,烟叶种植运输肥料、地膜等全靠人力和摩托车,效率低周期长,烟农们年龄都偏大,很多陡坡压根上不去。”房县烟草专卖局技术员李涛感慨道,“现在,有了无人机运输,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图为正在运输肥料的无人机。熊剑楠摄
无人机运输系统的引入,是房县烟草专卖局在烟叶陡坡种植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这些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导航系统和稳定的飞行控制技术,能够精准定位烟田位置,自动规划最优运输路线,确保肥料等物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送达目的地。无人机运输不但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让烟农们能够更加专注于烟叶的种植与采摘;更重要的是,通过无人机运输生物有机肥和饼肥的科学施用,陡坡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
“看着无人机在空中稳稳地飞行,心里别提多踏实了。”东浪村烟农张大爷笑着说,“这下,我们再也不用费力拖肥料,请工要三天干的活,现在一架无人机就搞定,光今年20亩烟田我就省了大几百块。”
科技赋能为底色,乡村振兴绘长卷
房县烟草专卖局的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为烟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收益,实现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指尖轻点控全局”的华丽转身;更推动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减少了烟叶种植传统运输方式和传统烘烤方式的碳排放,让房县烟草产业在绿色、高效、智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图为烟农使用智控烤房烘烤烟叶。熊剑楠摄
下一步,房县烟草专卖局将继续深化“产业+创新”双轮驱动,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为烟农创造更多价值,让烟叶产业的成色更足、底色更暖,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熊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