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广西师范大学 “柳韵智览” 小程序教育实践团走进柳州科技馆,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实地调研。本次活动聚焦柳州科技馆官方小程序,进行调查问卷的分析,围绕地图导览、新闻资讯、展品讲解三大核心功能,深入探究公众使用体验,以期为小程序优化升级、提升科普服务质量提供有力依据,切实将 “三下乡” 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落到实处。
实践团成员在活动前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设计了一份涵盖多方面内容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围绕柳州科技馆小程序的地图导览、新闻资讯以及展品讲解等核心功能展开。在地图导览方面,设置了诸如导览准确性、操作便捷性等问题;对于新闻资讯,关注资讯的及时性、丰富度以及对参观者的吸引力;而展品讲解部分,则侧重于讲解内容的专业性、趣味性以及是否易于理解等。
为了确保调研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实践团成员在柳州科技馆内不同区域,包括各个展厅入口、休息区等,向不同年龄段、不同参观目的的人群发放问卷。在发放过程中,成员们耐心地向参观者介绍调研目的,并协助部分不太熟悉操作的人群填写问卷。最终,共发放问卷 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78 份,有效回收率达到了 92.7%。
图为“柳韵智览” 小程序教育实践团成员进行问卷调研。温馨 供图
调研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基础:高达86.07% 的受访者在最近一次参观中使用了柳州科技馆官方小程序,数字化服务已成为主流选择。深入探究使用目的,“导览参观路线”以64.94%的占比高居首位,成为用户最核心的需求。然而,便捷之下亦有隐忧。调研发现,部分用户对导览功能的体验打了折扣。地图信息更新滞后问题突出,新增展区或临时调整的布局未能及时在地图上体现,让部分访客无所适从。更关键的是,卫生间、休息区等基础服务设施的标识在地图上不够清晰醒目,给参观带来了切实的不便。操作体验上,虽然46.31%的用户给予了肯定,但仍有30.56%的用户遭遇了“一般,偶尔有卡顿或操作不够直观”的困扰,技术流畅度有待提升。
资讯服务:内容丰沛,精准触达待突破
科技馆的“信息窗口”——新闻资讯板块,同样吸引了大量目光。许多用户,如一位受访的退休中学教师表示:“小程序上的科普新闻和活动预告很丰富,让我能及时跟进科技动态和馆内活动,非常好。”这反映了用户对持续获取科学新知和参与活动的需求。
但实践团挖掘的数据揭示了深层痛点:资讯的“个性化缺失”与“更新不稳定”成为主要槽点。高达25.17%的用户认为“效果一般,信息不够深入或不够吸引人”。部分用户直言推送内容缺乏针对性,未能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定制化推荐,导致推送沦为“信息噪音”。同时,资讯更新频率的波动影响了用户的期待感和使用粘性,削弱了小程序作为信息枢纽的价值。
展品讲解:深度学习的利器,趣味互动是短板
作为科普场馆的灵魂,展品讲解功能在小程序中展现出强大吸引力:37.53%的用户将其用于“查看展品详细介绍/高清图片”,15.06%的用户选择“收听语音讲解”。一位在物理展区驻足的大学生深有体会:“有些展品光看说明牌难理解,小程序里的讲解详细多了,配上动画演示,一下子就懂了!”这凸显了小程序在深化知识理解、弥补传统静态展示不足方面的优势。
然而,调研结果也敲响了警钟。在历史文化知识传递效果上,37.53%的用户仅给出“效果一般”的评价,认为信息深度或吸引力不足。讲解形式单一主要依赖文字和语音被反复提及,32.81%的用户直言互动功能如游戏、答题、AR/VR对提升兴趣和参与感“感觉一般,互动形式或内容吸引力不足”。复杂的科学知识若仅以传统方式呈现,缺乏生动有趣的互动包装,容易让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感到晦涩,难以点燃持续探索的热情。
“三下乡”实践出真知:优化建议惠及于民
综合海量问卷数据和深度访谈,广西师范大学“柳韵智览”实践团形成了清晰的小程序优化路径,每一项建议都紧扣“为民服务”的核心:
地图导览:精准化与人性化升级:建立地图信息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新增展区、路线调整即时同步;显著优化卫生间、休息区、出口等关键服务设施的标识,采用醒目图标与色彩;简化操作逻辑,提升加载速度,解决卡顿问题回应30.56%用户诉求。
新闻资讯:智能化与稳定化并重:引入用户画像与兴趣标签,实现资讯内容的个性化精准推送;制定并严格执行内容更新计划,保障信息流的稳定与新鲜度;探索“预约提醒”、“兴趣社群”等功能,增强用户粘性。
展品讲解:沉浸式与互动化突破:大力丰富讲解形式,在文字、语音基础上,嵌入更多趣味短视频、原理动画演示;重点开发轻量化、强相关的互动功能,如情景式答题、简易AR扫描解锁隐藏知识,提升趣味性与参与感解决32.81%用户反馈的互动不足;内容表述力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降低复杂知识的理解门槛改善37.53%用户的“效果一般”体验。
宣传推广与基础保障:扫除盲区,畅通体验:在科技馆入口、票务处、各展区热点位置及线下宣传物料上显著增加小程序二维码和功能介绍;优化馆内公共WiFi网络覆盖质量与稳定性;设置简易操作指引牌或提供志愿者辅助,帮助不熟悉数字设备的观众跨越“使用鸿沟”。
图为“柳韵智览” 小程序教育实践团团队成员合影。温馨 供图
此次柳州之行,广西师大学子不仅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更在“三下乡”的旗帜下,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他们用脚步丈量需求,用数据描绘体验,为柳州科技馆小程序的迭代升级贡献了扎实的青年智慧。“优化小程序,就是优化科普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践团成员表示,“我们将持续追踪小程序优化进展,以数字技术赋能科普惠民,让更便捷、更有趣、更高效的科技馆体验,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正是我们践行‘三下乡’、服务人民最生动的注脚。”这份源自实践、旨在惠民的调研报告,为科技馆提升科普服务能级提供了精准坐标,也为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写下了温暖篇章。(广西师范大学 温馨 钱姝琴 蓝宁靓 殷荷 王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