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蝉声咽,野人谷的群山悄然披上“金甲”。还未散尽热气的秋风拂过,不再是青涩的摇曳,而是沉甸甸的金黄在相互致意,沙沙作响,奏响一曲丰收的序章。
在这片忙碌的土地上,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技术员们始终在线,从烘烤指导到分级教学,再到仓储助力,用“随叫随到、手把手教”的服务,让烟农种烟省心、丰收安心,日子过得比烟叶更香甜。
深夜驰援:抢修烤房解急忧
“戴师傅,快救救急!烤房燃烧机出故障了,里面还有一炉烟叶呢!”
凌晨4点,技术员戴光辉的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烟农周文超的声音满是焦急。挂了电话,戴光辉抓起工具包就往门外冲,骑着摩托在凌晨昏暗的道路上疾驰。
赶到周文超的烤房,戴光辉顾不上擦汗,立刻俯身检查:“周大哥别慌,我看看!”
半小时后,燃烧机重新启动,烤房内的温度缓缓回升到设定值。周文超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戴师傅,你真是救星!要是这炉烟废了,损失可就大了!”
戴光辉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烤房的智控仪,继续跟周文超叮嘱烘烤要点:“周大哥,这炉烟现在到了定色后期,干球温度得稳定在这个温度,可不能掉温,不然烟叶容易挂灰。你每隔一会儿过来看看,再顺手检查下燃料余量,要是快没了,添料的时候记得把结块的生物质燃料敲碎,避免再堵。这个阶段最好多烤个十五六个小时,这样烤出来的烟叶颜色亮、油分足,卖价才能高。”
此次凌晨抢修正是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24小时烟农需求响应机制”的生动实践,技术人员对烤房故障、烟叶应急处理等问题,在接到求助后1小时内出发,全力保障烟农生产损失最小化。
图为技术员帮助烟农查看烤房情况。朱万川摄。
入户评级:手把手教“分好烟”
“顾大姐,你看这烟叶,呈椭圆形,尖厚基薄,摸起来有点光滑,伸展开有‘大肚子’,这就是典型的下部烟。”
“叶尖较钝,叶面皱缩,整体叶片大小适中、厚薄均匀,无明显‘尖厚基薄’或‘尖薄基厚’的差异,这个就是中部烟。”
技术员李修宇蹲在烟农顾道平家的屋子里,面前摆着烟叶样本,一边对比一边讲解。
图为技术员正在烟农家指导烟农分级。朱万川摄。
据悉,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制定“分级指导到户全覆盖”政策,烟叶烘烤结束后,技术人员需逐户上门开展分级教学,帮助烟农掌握专业分级技能,从源头减少收购环节的等级争议,保障烟农收益,同时根据烟农自身分级数量和质量,为烟农发放分级前置补贴。
顾道平拿着自家刚烤好的烟叶,跟着李修宇的动作翻来覆去看:“以前收购时候,站上那排的长队,要等老长时间了,既耗时间又担心呐,担心自己分级不够专业会因为等级争议被退回返工,现在好了,技术员亲自上门指导,这样就不怕做的不标准了。”
室内授艺:实打实教“存好烟”
“刘大叔,仓库得先做好防潮,地面要铺塑料膜,再垫上木板,烟叶不能直接挨地。”针对烟农“管不好”的保管难题,技术员们又把指导送到了烟农的烟叶储存仓库。
在烟农刘远富的仓库里,技术员代鹏正仔细检查通风口和地面防潮情况。
“烟叶要松散堆放,留出走道方便通风,堆放不能太高,不然底层烟叶会被压坏,还容易发热发霉。”
刘远富跟着代鹏的动作,把原本堆得又高又密的烟叶重新整理,在仓库墙上贴了“烟叶保管注意事项”清单,把防潮、通风、防虫的要点一条条列清楚,方便随时查看。
图为技术员在烟农家进行干烟保管指导。朱万川摄。
从代鹏口中,我们了解到房县局(营销部)组织技术员深入烟农储存仓库,开展防潮、通风、防虫等专项指导,同时免费提供保管清单等物资,助力烟农避免因储存不当造成烟叶变质,守住丰收成果。
从烤房抢修到入户分级,再到保管指导,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技术员们,用一次次上门服务,把技术送到烟农最需要的地方。
如今,野人谷镇的烟农们,不仅会烤烟、能分级、善保管,种烟的底气越来越足,看着仓库里整齐堆放的金黄烟叶,他们的心里比烟叶还甜:“有技术员帮着,咱们的好日子,就像这烟叶一样,一年比一年红火!”(朱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