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兴乡队:智绘龙胜振兴图

2025-08-25 11:18:3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关键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智慧。为更好地挖掘与传承乡村文化,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广西师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关键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智慧。为更好地挖掘与传承乡村文化,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数字兴乡实践队踏上了非遗文化的探索之旅。

夏日的阳光热烈地洒落。一群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带着对民族文化瑰宝的向往与求知的热情,近日在此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8月23日,数字兴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在县民族广场专访了龙胜小寨村妇女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服饰·红瑶服饰的传承人潘万娇,开启了一场探寻红瑶刺绣千年魅力、记录文化守护者初心的青春实践。

在龙胜县广场,实践队终于见到了潘万娇女士。她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红瑶红色服饰的制作历史与工艺。红瑶服饰以其独特的色彩与精湛的工艺闻名,每件服饰都凝聚着红瑶人民的智慧与心血。潘万娇女士详细讲解了从选材、染色到刺绣的每一个步骤,让实践队成员们对红瑶服饰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还展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服饰,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其魅力。

访谈中,实践队成员提出诸多问题。首先,大家关注红瑶服饰上“瑶王印”“螃蟹花”等几何纹样并询问含义。接着,针对机器刺绣普及下年轻人如何看待传统手作价值的问题,潘女士称传统手作承载民族情感与记忆,无法被机器替代,年轻人应传承发扬。此外,实践队了解红瑶“长发习俗”意义,潘女士解释“长发长,长命长”体现红瑶女性对美好生活向往。小寨村红瑶技艺通过家族血缘与社区集体传承延续,“长发习俗”承载文化意义与生态智慧,体现红瑶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文/侯熙雅 摄/韩明璇

数字兴乡实践队与潘万娇女士合影

潘万娇女士介绍红瑶服饰制作

文化兴则乡村兴。本次实践是广西师范大学学子响应文化传承号召的生动缩影。青年们走出象牙塔,在龙胜的青山绿水间触摸文化根脉,以青春智慧对话古老技艺。此次访谈收获颇丰,实践队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红瑶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通过与潘万娇女士的交流,大家对乡村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数字兴乡实践队将把此次访谈内容融入到美育课程中,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文化,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广西师范大学 侯熙雅 刘世忠)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