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湘南大地,暑气渐收,空气中弥漫着金叶的醇厚香气。一捆捆饱满的烟叶,不仅承载着烟农一整年的辛劳与期盼,更拉开了宜章县烟叶收购季的序幕。在这片充满丰收喜悦的土地上,湖南郴州市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始终将“安全”二字放在首位,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核心,通过宣传引导、培训演练、巡查整改三措并举,为烟叶收购工作织密“安全防护网”,让每一份丰收的喜悦都有“平安”护航。
随着宜章县各烟站陆续开秤,走进任意一个收购现场,映入眼帘的都是井然有序的场景:地面干净整洁,收购流程有条不紊,安全提示牌、宣传标语在显眼位置随处可见。这份从容与规范,并非偶然——早在收购工作启动前,宜章县局(分公司)便提前谋划、精准部署,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收购全流程的每一个细节,从源头解锁“平安收购”的密码。
宣贯入人心,让安全知识 “看得见、记得住”
“以前来交烟,总觉得安全是工作人员的事,没太在意。现在不管是休息区的宣传栏,还是手机里的提醒消息,处处都在讲安全,心里踏实多了!”在烟农休息区等候交烟的李大叔,指着墙上的安全宣传专栏笑着说。
为让安全知识真正走进烟农和工作人员心中,宜章县各烟站在开秤前便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显眼位置与烟农休息区设立安全宣传专栏,详细讲解紧急呼救、火灾扑救、日常急救等实用技能;悬挂安全生产横幅、张贴警示标语,还贴心
(安全装车)
印发了安全生产小贴士,将“安全要点”变成通俗易懂的“随身指南”。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通过烟农微信群、短信平台等线上渠道,定期发送安全提醒;更自制了收购安全规范操作视频,用生动的画面和手把手的实操演示,教大家正确使用打包机、防坠绳等设备,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融入收购季的每一个角落。
培训强技能,让应急能力 “练得熟、用得上”
“以前看到灭火器都不知道怎么开,经过培训不仅会用了,还学会了基本急救方法。现在收购时遇到突发情况,我们自己就能先处置,心里特别有底!”刚参与完培训的合作社工作人员老周,拿着灭火器模型熟练演示着操作步骤。
(消防设备示范操作)
“安全”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更要落实在过硬的技能中。收购工作启动前,该局(分公司)组织全体收购人员开展了系统性的安全培训与实操演练:从防坠绳的正确系挂、打包机的规范操作,到灭火器的使用技巧、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每一个环节都由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确保每个人都能亲自动手练习;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还模拟了急救场景,手把手教学员掌握止血、包扎等基础急救技能,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成为收购现场的“安全守护者”。
(安全培训现场)
巡查不松劲,让安全隐患 “早发现、早消除”
夜幕降临,烟站的喧嚣渐渐褪去,但安全巡查的脚步并未停歇——安全巡逻小队手持手电筒,仔细检查着每一处电闸、每一段线路,确保夜间用电安全;白天,他们则穿梭在收购现场的各个角落,紧盯场地秩序、消防设施完好情况,甚至连“烟头是否存在收购场内”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
(夜间安全巡查)
“收购季忙起来,难免有疏忽的时候,有巡逻队盯着,我们交烟也更放心。”一位正在交烟的烟农说。除了日常巡查,宜章县局(分公司)还针对安全检查、暗访突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了“安全隐患整改清单”,实行台账管理、限期销号,明确责任人、倒排整改期,确保每一个隐患都能“闭环解决”,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站、大事不发生”。
如今,在宜章县的各个烟站,金黄的烟叶源源不断地运入收购点,烟农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有序——这份“平安和谐”的画面,正是宜章烟草用扎实的安全举措换来的。金叶飘香的季节里,“安全”不仅是收购工作平稳推进的保障,更成了烟农与烟草部门之间信任的纽带。
未来,宜章县局(分公司)还将继续坚守“安全第一”的初心,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让安全防线更牢固、收购流程更规范、服务烟农更贴心。在助力烟农增收、护航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将以“平安”为笔,以“责任”为墨,继续书写更多关于丰收与守护的温暖故事。(徐嘉茜)